2010年是银行理财市场风生水起的一年,类似“银信合作产品叫停”这样严格的监管措施,都没能让银行理财的发展势头有一丝消减。前八个月的产品发行数量,即已与2009年全年持平。
岁末年初展望2011年,银行理财市场将呈现出四大发展趋势:信息披露:将会更加趋于完善;风险水平:会试图在债券型低风险产品和结构型高风险产品间找准平衡;产品类型:则会更加丰富多样;客户目标:无疑是大资金投资者越来越成为银行重点发展的高端客户。
趋势一:信息披露要向基金看齐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以来,最受关注的竟然是零收益产品和一些投资者状告银行的新闻。这无疑是受累于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存在弊病。产品信息要么不全面,要么就是错误连连,加之一些客户经理对于产品的理解不到位,最终是纠纷频出。
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问题,一直让银行和监管层头疼。投资者投诉不断,主要集中在银行对于信息披露模糊,存在误导倾向。对此,管理层的态度很明确,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应该比照基金信息披露的标准。
中国银监会向各商业银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报告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最重要的六个字:全面、完整、充分。银行业协会第一副秘书长周永发在一次金融论坛上透露,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模板化已经在进行当中。
银行方面对于信息披露问题,也是抱怨连连。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远大于基金,而且银行理财产品结构复杂,对于银行的客户经理也是很大的挑战。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大多数中资银行对于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较之前确实存在较大改观。信息披露问题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发展来讲,是软件问题,是可以通过不断升级来得到改善。
信息披露方面出现的问题,对于银行来讲,属于低级错误,更会影响到自身理财产品品牌的建设。所以各家银行对于信息披露的解决,只是需要时间。相信2011年,这方面的进步会很明显。
趋势二:风险设定趋于中间平衡
关注理财产品市场的人会发现,今年较去年出现大量的组合投资产品。为了提高收益,吸引投资者,增加一些高风险投资产品的配置比例,是银行的一种新尝试。
这种产品投资模式不再单一,而是把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这些元素,集中在一款产品中体现,而这样的产品,不仅稀释了高风险投资标的的风险性,也使收益整体高于单一的债券类产品。
同债券类产品相比,这样的组合类产品的优势在于,风险有所提高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对良好的收益。
这只是趋势的一种表现方式。另一方面,高风险产品在努力尝试,使之在素求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面前,表现得不那么另类。
2010年以来,多家外资银行推出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引入了保本或者部分保本的概念。借以吸引一些对于风险持规避态度的投资者,购买这样的投资产品,付出的仅仅是机会成本、时间成本,换来的是本金的安全,以及可能博得高收益的机会。
恒生银行对于这种类型的产品尝试最多,这也是该行2010年理财产品整体表现较为突出的主因。2011年,这样的产品会越来越多。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银行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