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华:不碰龙头股,专找同类股
本报记者/陈金艳
孙丽华
年龄:56岁
股龄:20年
学历:小学
操作守则:精选个股、高抛低吸、长线持有
经历过艰苦的生活,沉浮残酷的股海,每每谈到出入股市的无奈与辛酸,孙丽华便忍不住落泪。
初次见到孙丽华是在电视上,在这个以男人为主体的资本市场,孙丽华的成功,无疑成了焦点。面对面接触孙丽华时,更让人感慨其一路走来的不易。仅有小学学历的她,聊起股市侃侃而谈。
孙丽华说,炒股没有秘诀,从最初的3500元入市到现在的近千万元家产,都是自己通过潜心研究、精选个股、高抛低吸、长线持有个股所得。
生活所迫无奈炒股
本报:20年前,股市刚起步,你怎么会想到去炒股?
孙丽华:上世纪80年代末,我不到40岁,当时接到下岗通知,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我老公薪水本来就不高,家庭情况也不好,我公公很早就去世了。而我娘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不过这些事情我都是一个人默默地扛下,不敢和我妈妈说。我儿子也因此受到影响,学习成绩开始下降。
为了生活,我不得不去找工作,一开始应聘的职业是一家商店的营业员。因为学历不够,经理不肯录用我。无奈之下,我就把我儿子读书时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奖状和其他各种比赛的奖状,都拿给他们看,最后总经理说第二天就来上班吧。
虽然找到工作了,但当时的工资很低,不足以维持整个家庭的开销及儿子读书的费用,所以我决定去炒股。刚开始炒股时,买了很多书,希望能通过炒股赚点生活费。但我也清楚,上班肯定不能停止,因为工资要用来吃饭、供儿子读书。所以我在那做营业员很卖力。
我一边上班,一边研究股票。回家后就研究股票,然后再听各种讲座,这一路过来,股票做得还不错。
入市两年后购买第一套房
本报:你当时买的第一个股票,投入多少钱?
孙丽华:我记得我是在万国证券开的户,钱是向我双胞胎姐姐借的。当时我大姐读了工农兵大学,被分配到广东工作,家庭环境还可以,有点钱。那时候她正好来上海出差,而上海又来了个深圳的股票,所以建议她去买一点试试。她也答应去试试,结果走到营业部,听说这个股票不行,估计会跌到几毛钱。我姐姐一听被吓住了,把我也拖回去了。
但是我又舍不得就这么回去,我当时觉得投入一定能赚钱,所以我和我姐姐说:“我现在生活比较困难,能否先借我点钱。”我大姐人很好,二话不说就把本来要炒股的钱给了我,一共3500元,我在3.5元买了深圳的宝安股份。买好后,我就把炒股的事和我大姐说了,我大姐说:“没事,亏了我也不要你还。”这话对我来讲,是巨大的支持,也给我炒股带来了很大的动力。不过没过多久,我通过省吃俭用,把这3500元还给了我姐姐。
说起这个股,真的很不错。当时这个股票最便宜,而且这个公司不错,我一直看好房地产。我们国家当时都是私房,乱七八糟,连卫生设备也没有,还烧煤球,倒马桶。如果要改变,外貌一定要好,我们生活水平提高,只有盖新楼。当时想法很淳朴,觉得房子一定会改造。
买了以后这个股票一直不跌,也不涨,几个月后这个股票就到了7块,很多人让我卖,我不想卖,不但不卖还继续买,就像现在的定投一样,其间还不断分红送股,一路涨到33块钱,后来看它回落了,感觉也赚得挺多,我就卖了,大概赚了五六万元,那时候是1992年,这笔钱也算巨款了。
由于当时住房困难,所以赚了钱后就去买房。这也是我从小的梦想,因为小时候穷,连写字都是在小板凳上写,晚上睡觉打地铺,所以一直有买房的愿望。那时上海市区买房很贵,但南浦大桥下面却不贵,大概一万六可以买16平方米,而且买了就能出租,比银行利息好。
不到半年就动迁了,给了一笔很高的动迁费,这桶金赚得很不错。当时买在那不仅仅是因为房价低,我是看了《新民晚报》说要开发浦东,既然要开发,那南浦大桥那边估计也会开发。这就是政策。
动迁的钱拿到后,我又用一万多块钱买了一套房,那套房是用公积金贷款买的,剩下的钱还是用来买股票。当时股票里的钱增加到了10万元以上。那时候应该在1996年左右,我在股市一路从1500点跌到300点时加仓至10万元。
1500点时很幸运,我逃掉了。为什么能逃掉,因为当时股票市场非常混乱,大家都随意集资。乱到什么程度?那些红马甲都在进行T+0交易,哪怕没钱,他们用国家的钱买股票,赚了就跑掉,然后把本钱还到账上,赚到的钱就归自己。从那时候开始,管理层对这样的事件进行了严格的调查,股市也从1500点跌下来,很多红马甲也在那时候被抓了,我就感觉不对劲,所以打算先出来观望。
跌到300点后我进去了。我买了豫园股份,从十几块涨到60多元就抛了。那时候商店很少,所以外地人来上海玩,都去城隍庙买东西,所以质量肯定好。
精选个股高抛低吸
本报:从你以往的收益来看,都是非常成功的,有什么技巧吗?
孙丽华:我这个人很怕输,所以选股很小心,一般情况下,领头羊出来了,我通常不会买,但是我可以把它作为参考,然后去寻找和领头羊同一板块、盘子小、业绩好的股票,一般都有连同效应的。我这人文化不高,生活压力大,所以我觉得股票不一定要赚很多,能维持生活就行。我儿子上大学的钱都是我从股票中赚到的。具体说到选股技巧,还真没什么秘诀,炒股就是高抛低吸、长线持股。
本报:如何能准确地高抛低吸?
孙丽华:比如某股票一直在小阳小阳地涨,该股票上涨前的最低价格就是阶段低价,此后当股票一路上涨,达到高位后回调,假设这个股票阶段底价是10元,阶段高位是15元,15元减去10元,也就是5元,5元的1/3大约是1.7元,再用15元减去1.7等于13.3元,这个13.3元就是第一个底部。该股票若在回调时破掉了13.3元,而成交量又非常大,就可考虑抛掉一部分,若此时有利好消息,使得该股票价位又回升,那可继续持有。但是当该股票继续下跌至11.6元时,11.6元是15元减去3.4元,11.6元就是这个股票的第二次底部,当该底部被破掉而成交量也非常大时,坚决把手中的股票全部抛掉。
判断大盘走势也这样,我通常用波浪理论,第一波上涨通常不要买,如果上涨200点,回调70点时,可以稍微进点货,等到冲高再回落时,在底部再买一点,然后就等待第三波上涨,我们散户基本上赚的都是第三波行情。
有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2007年“5·30”时我逃掉就是通过量价对比,顺利逃顶。当时持有的是莲花味精(5.25,-0.05,-0.94%)(600186),当时有人说这个股票要涨到20元,可以长期持有。但是到了5月22日,莲花味精冲高回落,但没有量,之后一直横盘,5月29日,创新高,但成交量还没有5月22日那天大,我当时觉得不对劲就跑了,果然第二天“5·30”了。
当然,除了技术还要关注股票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只有好股票才能长期持有。炒股一定要时刻关注经济发展、利率货币政策。这些年来,我一直比较关注稀缺资源类股票,因为此类股票不存在资源过剩、成长性好,比如稀土、核能,目前我主要关注新兴产业,包括国家重点扶持的七大产业。
本报:你在股市里赚了多少钱?
孙丽华:大概有几百万吧,我的三套房子都是我从股市里赚的,而且我现在还在大户室炒股,账面资金也还可以。不过现在不像以前,我会留一部分钱在股市外,这样心态就更好。
本报:这些年带着压力炒股,累吗?有没有想过休息一下?
孙丽华:这些年来,我觉得很累,我儿子也和我说,他会好好工作,要我后半辈子好好休息,把身体调养好。
回想最初时,真的很苦,因为不懂,每天下班后就去证券营业部问人家行情。我记得那时候证券营业部的老总都在人民广场的一家饭店吃饭,我就在饭店外面等他们,想问问他们行情,有时候他们要半夜才出来,我就等到半夜,累了在马路边睡一下。女人想做点事不容易,不求人不行。但现在好了,一切都过去了。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股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