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高交会已于前日闭幕。此项展会的政府组团包揽展位的“特色”依然鲜明,中国企业、深圳企业仍占压倒多数,会展专家建议今后应继续“去行政化”、提升市场化专业化水平。有政府领导就此回应称,“政府目前完全淡出主导高交会不适宜,市场化与政府主导并不矛盾”,高交会市场化生命力很强,展位供不应求,不少企业参展还得递条子。
政府组团办会,这种做法肯定与真正的市场化操作存在差异,但任何展会品牌确确实实需要培植。事实上,国外若干个知名展会品牌,在培育期也是这么做的。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培育期总有个尽头。
高交会也应当尽早建立健全合格的行业组织(社会机构),来承担高交会培育、管理职责,按照市场法则来决定稀缺的展会展位分配。所谓展会展位稀缺、参展企业需要递条子之说,不能反证政府主导的合理性,只能说明,一方面,深圳企业“走出去”或开拓更广阔内地市场渠道狭窄,有关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产业、外汇、融资、人才等管理体制,疏导分散企业需求;另一方面,难怪来高交会参展的外国企业、白皮肤或黑皮肤面孔如此之少,估计乔布斯、扎克伯格、谢尔盖·布林一类的技术精英并不懂得如何“递条子”。
由独立的行业组织来替代政府组织高交会,还具有多个层面上的必要性。众所周知,美欧日等许多发达国家,长期高度不信任国企背景、非上市公司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更信不过直接由我国各级政府组织的高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活动,严防交流、贸易中流失关键技术。我们当然可以将这种疑神疑鬼斥为无稽之谈,但消除疑虑、化解误解、澄清威胁需要很长时间,至少就目前而言,还看不到完全解除这一切,赢得美国等国国民压倒性多数信任的时间表。在此背景下,如果能打造出一个纯市场背景、市场化运作的高交会,起码可以躲开部分口实,让美国的一些“小伙伴”如英国、以色列等国家的企业,得以大大方方来参展。
会展业不仅意味着恢宏华美的展览建筑,而且随着年复一年甚至月复一月的展会活动,增强地方政府领导的曝光率,俨然无形的政绩。既然是一级一地政府举办的展会活动,本地企业去“捧场”,就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以至于出现汽车企业现身副食品展会一类荒诞的个例。因为属地政府办展过多,各地企业都被牢牢束缚在本地的展会,不能或很难有资源和精力到外地参展。在深圳举办的高交会,之所以会出现深圳企业居多的现象(完全扭曲了高新技术企业及行业的国内分布、发展状况),不能不说内外都存在这方面原因。如果高交会率先“去行政化”,或可解除国内其他地方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参展所面临的行政障碍,真正丰富参展企业覆盖面,提升层次质量。 (作者:郑渝川)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高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