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新闻集团副总裁、星空传媒中国CEO高群耀接受比特网专访,就跨国公司中国CEO的生存之道等内容进行了阐述。高群耀引用自己的经历指出,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轨迹由众多拐点组成,每一个拐点都酝酿着一个自我突破和完善的过程,职业经理人要学会不断提高和武装自己。
以下为高群耀观点摘录。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所谓的就业、职业和事业的过程,从开始就业到职业的轨迹过程中,基本上围绕常说的一个曲线,横坐标是我们做的事,纵坐标是我们相应应该挣到的钱,最理想的是沿着45度角上去,边做事、边挣到钱,但是实际上大多数都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经过很多的努力,来不停地武装自己,实实在在做一些事,而在你做事情被社会认可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拐点,然后你再做一些事情,又出现一个拐点,每个拐点不管是在产业、自己的事业还是在整个行业改变的过程中,随着你被社会的认可,你会在这个曲线中体现你自己的价值。
在这段时间里,成功往往是被你所得到的酬劳来描述的,所以猎头公司来看,我们每一个职业经理人在市场卖的产品,它是多少钱,有多少功能,有一个标价。它的标志就是你在市场中被认可,或者你的标价是什么。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这个象限就发生了变化,从出现了原来所谓的社会认可到真正能体现一个职业经理人或者一个事业经理人自身的价值,以你所服务的公司,能否真正发挥公司里面给投资者创造价值过程中的评估,这个时候象限就有所不同。这时候上线的横坐标实际上是市场发展的潜力,纵坐标是你所服务企业的治理结构的成熟性。
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市场发展非常好的潜力行业,又在一个治理结构相对比较完整的公司,这个时候的职业经理人,他们会向事业经理人的方式发展,他能发挥他最大的价值。否则的话在其他的象限,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所以一个职业经理人或者事业经理人,从开始就业、职业到事业是在这几个象限里来看。实际上我转身并不多,在20来年基本上做过三家公司,但是每个过程当中,都是在这个背景里面来看的。
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有三件事:土地、外企进入中国、中国的企业崛起。外企进入中国这块变成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整个发展过程中,从外企进入中国和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外企进入中国多数是低附加值,以所谓的程序管理为主的一些产业进来。所以有比较明显的反差,外企在管理上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以洋为中用为主导,这时候所进来的主管多数是外派,总部派来的,所以你看到在中国的一把手,几乎百分之百是洋人、海外的华人等等。但是随着中国逐渐的腾飞、市场规模的放大、市场逐渐成熟,竞争也变得更加复杂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在逐渐发生变化,就出现了高管职业经理人逐渐本土化的过程。最开始的本土化是以降低成本为驱动。
可是在做过之后,发现又付出不小的代价,当你不小心,比如一把手管人力资源和管财务的,这两个做快了的时候,会付出不小的成本。实际上今天的情况就很不一样了。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洋为中用,是中为洋用,找出迎合中国特有的商业模式,充分尊重中国特色,这一点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最终要做一个判断,是从总部对公司充分了解,有足够的人脉关系,到这边来,还是对中国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找出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当然最理想的是两方面都具备。
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逐渐我们本地的、土生土长的、大陆本身的职业经理人在出现,从原来的二层开始向一层管理进军。如果是大陆本地出身的主管,能够做外企的主管或者一把手的话,不管那家公司对我们的产业,乃至对中国社会都有很多正面的影响,原因也很简单,我们作为一个职业人,比如介绍你到埃及去工作,这件事你还是可以做的,因为你是做专业的,但是你真的对当地整个社会的环境有那么大的热情、有激情、有长期的承诺吗?这就有点强加给你了。但是如果在自己的国度里,当你处理企业的盈利、社会、社区等等这些部分的时候,还是有差别的。所以我要呼吁,我们有关部门和社会能够创造条件,甚至支持更多的本土成长起来的经理人作为一号,负责外企在中国最主要的业务,他们也是将来中国企业走到海外去实实在在的一批侯选者。
中国的企业在面临一个变革当中,商业社会是否成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职业经理人这个阶层的存在和成熟。美国在40年代的时候,基本是一个创业型的老板,到后来不得不引入职业经理人。此时焦点就是双方的信任。在这之后,企业不断地发展,职业经理人逐渐参与,在市场上和拥有者之间的博弈也在深化,于是就出现了市场化谈判的过程,出现了职业经理人和投资者开始是分工授权,然后规范分权,最后分层移权的过程,从授权、分权到移权的过程,逐渐使得企业开始职业化管理。之后到现在,从投资者的介入,所以原来的人力资源就变成人力资本,甚至经理联盟反过来回购资本来创造权益。
中国目前正好在开始发展的阶段当中,还不成熟,我们的产权改革还没有完成,政企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还没有到位,我们经理人的队伍还没有那么成熟。在这么一个过程中,企业的所有者和职业经理人之间有这样的关系也属正常。人们说在江湖是靠人情,在黑帮里靠暴力,在企业靠契约。这个时候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制度框架,必须形成企业内部的法制化,对外部也有一个过程,强化外部的诚信、道德、规则以及契约的关系,社会惩罚失信者。这个还是在逐渐形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责权利会越来越统一,会有契约化的形式出现,给一个比较健康的环境,从而使得投资者给经营者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而经营者又给投资者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逐渐形成了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融资和融智某种程度的结合。对高级经理人来说,跟企业的关系跟原来所说的打工不同,他既然是资本,他本身就是直接参与了,而不是一个被动的被指令的打工状态,他参与了整个过程,最终他也有权参与他最终的回报和利益分配。它是在逐渐的成熟过程中一些阶段的现象,最终会出现一个很好的治理结构,出现拥有者和执行者之间这种协调的关系,使中国出现更有长期发展的趋势。
中国企业职业经理人成长速度非常快,今天的民企和国企发展速度也很快,在其中有非常优秀的管理人才。随着将来业务的发展,人才可能变成最关键的部分,原来是引资,现在是引智,原来是硬件驱动,现在是软件驱动,都在刻意强调人才。如果中国经济这样发展,将来还要有更多像华为这样的公司出现。而且中国公司逐渐开始走出去,当总部在中国,中国公司走向全球的时候,当时所谓跨国公司的现象对中国公司就出现了,总部在这儿,该你到外国去,跟今天在中国的外企正好是同样的现在倒过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