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格的飞涨让超市如今陷入了“涨声响起来“的境地,随处可见被”清空“的货架。
一位购买白砂糖的市民篮子里塞满了日用品,腾出一只砀山梨放到了白砂糖的货架上。这个动作做起来是如此的顺手和自然。因为,白砂糖货架上已经空空如也。这是本报记者昨天上午在上海家乐福曲阳路店所见到的场景。
糖和油的涨价脉络
白砂糖价格的飞涨又催生了一个新名词“糖高宗”。
沃尔玛南浦大桥店的白糖货架前,一位路过的阿姨指着一袋标价8元的1000克装的白糖说:“前几天还是七块二,今天就变成八块了。”
在上海乐购超市光新店,记者在白糖货柜前站了不到一刻钟,每袋1000克的大包装糖已经卖出了大部分。
货架“清空”的不只是白砂糖。
在家乐福曲阳店,融氏玉米油的促销员对记者表示:“买一桶吧,马上就要涨价了,现在一桶69.8元,过两天每桶要加10元钱了。”由于价格比同类产品低,在家乐福曲阳店,中粮集团旗下的玉米油、调和油很热销。
白糖和食用油,这两样商品同时受热捧令人很意外。
因为两者“涨声响起来”的脉络风马牛不相及。
去年冬天开始蔓延持续到今年春天的西南大旱,导致甘蔗主产区广西、云南减产,全国正常年份糖的产量在1350万吨左右,年初的局部干旱导致2009/2010年度糖产量与往年相比减少200万吨,中国现货市场的糖价上一年度最低时只有3000元/吨,今年期货市场的价格则一路上冲,已经超过7000元/吨。
至于食用油的涨价,似乎很难与大豆等原料产量挂上钩。今年春夏之交,由于受到低温天气的影响,黑龙江等大豆主产区大豆播种时间延迟,市场一度对大豆产量忧心忡忡,然而一场低温之后,黑龙江随即风调雨顺,目前来看虽然种植面积有可能缩减,但是单位产量却增加,预计总产量与往年持平。
国产大豆只是小头,进口大豆是国内食用油的主要来源。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进口大豆4390万吨,同比增长25.8%;美国农业部11月9日晚间公布的研究报告预测,中国2010/2011年度将进口大豆5700万吨,与美国农业部上月预测数字相比,进一步增长200万吨。
今年上半年,中国沿海的很多港口大豆堆积如山,供应量过大导致食用油价格一蹶不振,食用油品牌企业为了拉动销售,变着法地进行促销。
农产品游资炒作,外部流动性泛滥,这些都是当前物价高涨的原因。
但即便在今年春天西南地区旱灾警报频发之时,上述两种商品在上海的一些超市中也没有出现过如今的热销盛况。
通胀预期浓厚的因素不容忽视。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再创阶段性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1%。
一位粮油企业的负责人在解释食品价格突然“一哄而上”的现象时说:“如果你有10万元,过了一个月发现只有9万元了,你会怎么反应?肯定是赶紧去买东西,什么东西便宜去买什么,什么东西能存的时间长一点买什么。”
市场有理性的一面
资产何以贬值?数据自己会说话。
即便上月加息后,CPI涨幅也依然高于2.50%的1年期存款利率和3.25%的2年期存款利率。10月CPI“破4”,意味着3年期存款利率3.85%也已经“告负”。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日则指出,当前物价上涨的一大原因就是货币发行过量,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他说特别是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导致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在游资的炒作下,棉花价格涨到了3.3万元/吨,郑州交易所11月8日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元。
摁住流动性过剩的“牛头”已经成为遏制食品涨价的当务之急。央行在加息后日前又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据业内人士提供的数据,政府还拥有400余万吨大豆、200余万吨菜籽油等物资储备。
市场本身也有自己理性的一面。在家乐福曲阳店,虽然标价4.5元的500克装玉棠白砂糖热销,标价6.98元的另一款500克装的精制白砂糖却遇冷。
专家也指出,类似上述售货员“涨价”的说法应及时予以杜绝,以稳定公众预期。(作者:胡军华 何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