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鞍山商贸服务业共引进内资预计19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3亿美元
全市商业设施面积由120万平方米增加到580万平方米,增长4.8倍
全市服务业产业单位达2.2万个,大型超市发展到65个,
各种专业、专卖店近万个,连锁店铺2000余家
素有“钢都”之称的鞍山,历史上的服务业仅仅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辅助地位。 “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跃,由“配角”升级为“主角”,占据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
宏伟蓝图变为实景
“十一五”初期,在“商贸活市”战略的指导下,一个高起点、大手笔的商业发展规划诞生了,规划紧紧围绕着“空间、布局、项目、业态”这8个字,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对全市服务业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布局。五年过去了,这个写在纸上的规划已经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立体实景。
“十一五”期间商贸服务业开工建设项目561个,比“十五”时期增加10倍,累计建成项目372个,已投入运营的商业设施面积由2005年的120万平方米增加到580万平方米,是“十五”末期的4.8倍。服务业累计投资预计可达196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8.2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05年的27.3%提高到42.7%。全市服务业产业单位达2.2万个,较“十五”末期增长68.9%,其中:规模以上商业服务企业由2005年的370家增加到1600余家。目前,全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住宿机构网点达6.6万个,大型综合性商业服务设施70余个,各类专业市场209处,其中亿元以上市场20个。
我市服务业以产业集聚区为龙头,以“金镶玉带”为主轴,以城市综合体为节点,以楼宇经济为载体,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多业态、立体化、强实力、远辐射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新兴业态方兴未艾
五年前,鞍山服务业仅靠百货零售、餐饮、住宿等一些传统产业支撑着。而眼下,连锁经营、特许专卖、现代物流等一大批新兴业态方兴未艾,金融、科技、信息、文化、房地产等大口径服务业百业俱兴,全市服务业呈现出群芳争艳的繁荣景象。
“十一五”期间,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51.5%下降到49.8%;而以房地产、金融、科技、信息、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租赁和商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0.3%,比传统服务业高出5.3个百分点。
全市大型超市发展到65个,各种专业店、专卖店近万个,连锁店铺2000余家,物流企业610家,商务中心10处,金融机构18家,证券机构6家,保险机构12家,连锁经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由“十五”初期的不足1%猛增到25%左右。
世界名企纷纷落户
五年前,我市服务业企业中90%以上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经济实力不强,发展空间不大。过去五年,我市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重要途径,共引进内资预计190亿元,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0.3亿美元,法国家乐福超市、法国雅高酒店、英国特易购超市、香港恒基兆业房地产等世界知名服务业企业纷纷落户鞍山。
面对纷至沓来的商业项目,我市本着产业集中、发展集约、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开发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区域商圈和特色产业带。全市已经拥有四达服务业集中区、中国(鞍山)东北钢铁大市场、中国(鞍山)五金机电大市场、解放北路汽车贸易产业带、站前中央商务区和西柳中国商贸城等六个百亿元现代服务业集中区;21个集中了三个以上业态的城市综合体;一个站前中央商务区和9个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副中心,以及精品商业、五金家电、美食等9条特色商业街。产业集聚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显现出较强的规模效应,形成了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
安置就业第一载体
飞速发展的服务业已成为鞍山经济大厦的坚强柱石。服务业占全市税收收入的比重将由2005年的16.5%提高到50%以上,成为全市第一大税收来源。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由2005年的39.5%提高到42%,成为与第二产业并驾齐驱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市服务业与工业的从业人员之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变为三分之二:三分之一,服务业已经成为安置就业的第一载体。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1871亿元,年均递增18.3%,比“十五”平均增速快6.3个百分点,是“十五”时期的2.2倍。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