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元,可以看场最新电影,还附赠可乐和爆米花;58元,能吃到原价240元的日式料理自助餐……如今,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尝试团购,通过累积预订购买人数的方式获取商家最低折扣,团购商品小到柴米油盐、零食小吃,大到家具、建材、钻石、汽车,无所不包。但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网络团购“馅饼”中暗藏“陷阱”。
团购解决所有生活开销
“新上海人”张先生夫妇,属于不折不扣的“团购迷”,他们的电脑里存储着淘宝网、糯米网、窝窝团等十余家团购网站的网址。不但所有生活用品都在网上购买,连参加朋友聚会前也会在网上预订卡拉OK优惠券和打折电影票等。他们往往在团购项目开始前就早早守在电脑前等待“抢购”,因为有些优惠幅度大的商品几分钟就会被一抢而空。张先生算了笔账:夫妻俩每月工资加起来1.2万元,房租、公用事业费和交通费等固定开销在5000元左右,靠参加团购淘便宜货,可以在节省开支和与保持生活质量之间寻求平衡,每月能省下2000元开销。
团购行为催生众多团购网站,目前注册在本市、颇有知名度的团购网站就不止20家。业内人士介绍,不少团购网站人气很旺,如糯米网上海站刚开通时,两天就卖光了12万张电影票;淘宝网曾在3小时里卖出200辆高档轿车。
低价产品用时大打折扣
价格低廉的团购商品并不总是尽如人意。最近,白领徐小姐到消保委投诉,她花150元在团购网上购买了一家美发店原价1088元的烫发项目,兴冲冲地进了店,却不停被服务员推销升级套餐,她拒绝这些套餐后,却发现所享受的服务严重“缩水”,不仅使用的烫发产品比宣传单上指明的品牌低几个档次,连服务态度也令她不满。
不少网友都有过不愉快的团购消费经历。一些餐厅推出套餐低折扣优惠,但实际接待能力却有限,消费者往往要排队一两小时,而提供给团购客户的菜品质量和分量都打了折扣;有的优惠券提供方会提出“附加条件”,要求顾客必须消费满一定金额才能享受低价服务,反而要花更多钱;而团购来的零食中,有时会夹杂保质期临近或已过期的食品。
集体投诉有利于维权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指出,如今一些团购网站在工商部门和网络监控部门都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备案登记,一旦发生团购纠纷,消费者连网站的影子都找不到,更谈不上维权。而一些商家客服部门负责人则说,团购商品属于特价销售商品,与全价商品存在区别也很正常,他们推出团购时往往会声明“保留最终解释权”,消费者最好事先询问清楚再决定购买。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团购网站资信良莠不齐,我国现行法律对网络团购的规则和监管尚有不完善之处。“集体投诉是维权关键。”一些资深网友支招,参加团购前应详细了解网站相关信息,尽量选择获得电子商务信用认证的网站,查清网站详细联系方式;尽量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介付款及货到验收付款,以防“货不对板”或“服务缩水”。一旦发生纠纷,最好采取集体投诉的方式来维权。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团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