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深圳去年6月正式启动向高层次专业人才发放住房补贴的政策,腾讯、华为、TCL等知名企业的高管均在补贴名单中,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每月可获得3100元购房贴息。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大学、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等多名国家工作人员也在名单中。(《新京报》10月28日)
中国青年报:给马化腾们房补,钱花错了地方
对腾讯、华为、TCL等企业的高管来讲,应该早已不把赚钱作为衡量个人能力和水平的主要目标,而是作为一种事业,一种个人价值,一种精神追求。区区几万元、几十万元的住房补贴,可能他们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又怎能起到什么促进和鼓励作用?也许有人认为,政府给他们提供住房补贴,不在钱的多少,而在于充分表达政府爱护企业和人才的态度与决心。这种想法当然没错,但不一定可取。对这些企业高管来说,如果不拿这笔补贴,可能会觉得对不起政府一片好心;如果拿,显然不会产生好的社会反响;如果将这些钱捐了,似乎又不太合适。这笔补贴简直就是烫手山芋。
西安晚报:“马化腾们”也有受奖的权利
马化腾并不需要住房补贴,但其他一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一些刚落户深圳,原始积累比较低的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具有相当意义的。公众接受的状态应该是,那些本身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高层次人才,就不必参与蛋糕分食了。问题的关键是,作为一项政策,本身在制定中就应该体现公平正义。在政策制定中,应该以人才为标准,而不是以财富为标准,倘若因为某人收入高就不奖励,那政策本身也就失去了公平正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奖励的导向。
新华网:“马化腾被房补”该不该
基本公共服务应该均等化,唯此才能保障全体公民的利益。这里的均等化并非是平均主义,而是要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实现机会与效果的均等。深圳的房补政策,之所以遭遇反对,就在于其政策的不平等。富豪们有上亿的豪宅,却还能领取政府的房补;一些人开上了奔驰,却仍在吃着低保饭。倘若“开着奔驰领经适房”是制度漏洞的话,那“马化腾被房补”恐怕也是决策理念出了问题。
广州日报:马化腾领住房补贴谁该脸红
发展失衡造成的负面“马太效应”是当今社会最为严重的群体焦虑之一。无论公共政策的初衷如何,如果执行之后最终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穷、赢者通吃的结果,都值得诘问。在公众被一套房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语境下,亿万富翁还得到公共财政的购房补贴——要知道,这些都是纳税人的钱,这种结果是不公平、非正义的,很难让公众坦然接受;作为激励手段,对马化腾们进行房补,就像给保时捷的车主送QQ车,也是失效的。“激”得其所,才能“激”出效果,否则将会徒劳无益,还惹得一身臊。
武汉晚报:马化腾的房补是补不足还是奉有余?
首先不得不说,深圳市的政务公开做得真是细致,不然这笔账就会和许多地方一样,完全被人忽视。但既然被曝了光,这种给富人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的奖励政策,当然会引起质疑甚至愤怒。鼓励人才创业,解决人才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吸引人才来为地方发展做贡献,都无可厚非。可是对一个特殊群体进行财政补贴,本身就需要有公开的讨论和透明合理的决策过程。深圳市不以补贴之“低微”按时按量发放,工作态度是负责的;但做出如此缺乏公平性合理性的决定,从公权力的立场上讲,却是不负责的。
编后语:
能够享受政策的人,并不是真正需要的;真正需要的人,却未必能享受到。激励政策的走偏也给制订者提出问题:除了物质手段,是否还有更灵活、更有效的措施可供拣择呢?物质、精神、政策……有关部门可打的牌不少,完全可以进行差异化对待,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而不必闹出给身家数百亿的富翁发房补的笑话来。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马化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