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数据显示,创业板公司整体业绩增长幅度不仅低于中小板,同时也落后于以大盘股和传统行业为主的主板上市公司。尽管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还没有正式建立,但创业板已俨然形成了一个“准退市公司”阵营,高风险提前凸显。特别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首批创业板公司,成长性让人无法乐观。
首批项目业绩低迷
据Wind数据统计,105只拥有可比数据的创业板个股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净利增幅为30.2%,远低于中小板的57.7%,也低于主板37.5%的增速。
与此同时,还有22家创业板公司上半年业绩呈现负增长,占全部可比创业板公司的两成;业绩同比下滑20%以上的公司达到12家。此外,创业板首批解禁的28家公司中,2010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幅低于30%的有21家,增幅超过30%的几家公司中,业绩增幅最大的南风股份、华星创业也只是增长了70%左右。
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中,有7家公司业绩同比下滑,其中宝德股份成为“变脸”最严重的创业板公司。中报首战失利之后,在接下来的三季报中,创业板公司业绩似乎也难有大的改观。截至10月13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的127只创业板股票中,仅有28家发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占比仅为22%,远低于主板和中小板。
没有预期中的高增长业绩,但创业板股票的估值水平却高高在上。深沪交易所数据显示,以10月14日的收盘价计算,创业板平均市盈率64.6倍,中小板平均市盈率50.68倍,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34.54倍,沪市主板平均市盈率21.78倍。创业板估值相当于中小板的1.3倍和沪市主板的3倍。
在首批解禁的28家公司中,市盈率高企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禹节水、吉峰农机、华谊兄弟等5家公司的市盈率均已过百倍,市盈率最低的特锐德也超过50倍。
创业板市盈率不仅高于主板,也远高于成熟市场创业板。以成熟市场纳斯达克为例,2005年以来纳斯达克市盈率相对纽交所始终保持1倍的溢价,主板15倍市盈率对应纳斯达克为30倍左右。依此类推,按照当前A股整体约21倍市盈率计算,创业板估值下限应在40倍左右,则对应创业板指数需要下跌40%。
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创业板无论64倍的绝对估值,还是3倍于整个A股市场的相对估值均到达顶部区域,迟早要回归价值。高估值与低于市场预期的成长性,无疑给创业板带来了巨大的价格泡沫。
“准退市公司”高达12家
半年报显示,2010年上半年创业板中经营业绩同比下滑20%以上的公司,已经达到了12家。日前,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
短短一年时间,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褪下“上市前业绩高增长、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三高”外衣,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业绩变脸成为部分“准退市公司”的最大特点,而朗科科技成为其中的典型样本。
朗科科技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自2010年1月8日上市后,朗科科技第一个季度业绩就出现大跳水,净利润只有255万元,同比下滑约30%。其二季度净利润环比虽有所上升,但中报净利润只有957万元,同比降幅达33.5%。中报同时警示,2010年初至三季度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大幅下滑。
对于业绩的骤然下滑,朗科科技在中报中表示,这是由“专利授权许可收入下降、产品毛利下降以及费用增加”造成的;且“公司2010年1月起至今无新增专利授权许可方。新的专利收入的时间点及金额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以朗科科技为代表的“准退市公司”,如何跻身具有“高成长”门槛的创业板?多位证券研究人士认为,充当企业上市保荐的保荐人责任不可推卸。
针对创业板大面积出现的业绩变脸问题,财经评论员苏培科指出,那些在上市前呈现高速增长的创业板公司,实际上大部分有业绩“包装”的成分,一旦完成了上市圈钱就开始回归真实,才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巨大的滑坡。
净利润同比降幅达82%的宝德股份是由西部证券保荐的,其在创业板中期业绩中排名倒数第一。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公司的解释是“全球金融危机对石油行业负面影响仍然持续,油田公司和石油服务公司纷纷缩减投资,技术装备出口订单明显减少,部分正在履约和在谈项目被搁置”。但在其招股说明书的风险提示章节中,公司阐述了18个可能面临的风险,却并未出现任何对金融危机潜在影响的描述。
创业板开闸一年来,来自深圳的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和招商证券包揽了承销数量前三名。在上述12家“准退市公司”中,由平安证券和国信证券承销的分别有3家,招商证券保荐了2家;其余4家分别由西部证券、安信证券、国金证券和中信建投保荐。其中,广受质疑的网宿科技和朗科科技两家,分别由国信证券和平安证券所保荐。
这一分析似乎在创业板上得到验证。不足一年间,国信证券所保荐的7家创业板公司中,3家公司刚一上市就出现业绩大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