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金融服务 > 正文

水皮:创业板“梦碎”三阶段

2010-09-25 15:20来源:华夏时报字号:小

  创业板高管集中辞职的话题在网上经久不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新近推出的“对手”栏目也聚焦于此,让PK的嘉宾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由此而引发的减持潮对创业板有没有伤害。

  这实际上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如果说有伤害的话也是因果报应使然。如果创业板的泡沫没有足够的大,股价没有太多的透支,创造的财富不是那么的夸张,又何来高管们为减持而辞职?更何况为持股而任职的高管,又有什么道理不为减持而辞职呢?说到底,这是创业板这个大泡沫必然破灭的一个过程,而且并非第一个阶段,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接下来的两年则会进入到第三个阶段。

  所谓第一个阶段发生在2010年的上半年,标志性事件是华夏基金申购创业板第一高价发行股海普瑞不幸被套。海普瑞的发行价高达148元,机构给出的估值远远超出创始人股东对自己公司的估值。原定募集的资金不过七八个亿,结果却被超募到56个亿,如此集中的资金量远远超出创业板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整合整个行业恐怕也只多不少。但是就是如此一个公司却在发行环节就遭到了众多基金的哄抢,结果可想而知。上市之后虽然一度冲高188.8元,但很快昙花一现,掉头向下,不但跌破了发行价,而且最低跌至105元,虽然有反弹但目前也仅止于138.8元。某种意义上而言,上轮股市调整,上证指数跌破2500点之后就是创业板和中小板的补跌才把指数打到2319点的,中小板的汉王科技正是在不长的时间内,股价从175元栽到100元以下的,目前,再一次下跌至82元的价位。

  为什么说基金进场是泡沫破灭的开始呢?因为在这样的价位上,谁都知道市场已经进入博傻阶段,此时此刻比的不是谁比谁更聪明,而是谁比谁更傻,熟悉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都知道,市场的重要头部都不是别人,正是基金用钞票打出来的,重要的底部都是基金用股票砸出来的,基金是这个市场势力最大的投资者,基金的仓位又岂是散户能够推动的?基金的入场意味着市场最大的傻子进场,没有谁比它更傻更大,这也是深交所为什么三令五申禁止基金炒作创业板股票,甚至一万股都要备案的理由。回过头看看,第一批28家创业板的市盈率56.7倍没有基金的影子,第二批市盈率83.59倍也没有,第三批78.10倍也没有,第四批88.6倍以后不但基金顶不住诱惑,社保和保险资金也以小额配置的理由加盟炒作,泡沫不破才见鬼。

  所谓第二个阶段,发生在2010年下半年。第一批上市的28家进入高管解禁期限,为高价减持而辞职就是一种完全可以理解的行为。因为现价兑现的收益远比长期持股合算,高管为什么不缩短财富积累的时间呢?高管的减持反映的是什么不言而喻。从积极的层面看有助减少股价的泡沫,不过并不至于伤及根本,因为这些高管持股比例比较低,和控股股东持股量不可同日而语,减持可以有各种理由,未必就看淡公司前程。

  创业板泡沫的彻底破灭会发生在控股股东股权全流动的第三年,也就是两年以后,以那时的价位,控股股东依然坚持不离不弃的才是公司股价和估值的均衡点。俗话讲,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如果连控股股东都不要这个公司了,那么泡沫还吹得起来吗?

  我们从来不怀疑中国创业板对中国人民创业热情的刺激,也不怀疑创业板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积极意义,更愿意相信创业板比纳斯达克还成功,但是我们更要提醒大家的是创业板的高风险,尤其是在成长性只有25.8%,不但低于中小板的46.8%,甚至低于主板的56.9%情况下的高风险,更要指出的是高风险对应的还未必是高收益。以大家耳熟能详的亚马逊为例,1997年发行价才18美元,现价145.75美元,市盈率只有59.6倍,谷歌2004年上市发行价85美元,当时市盈率不到10倍,现价480美元,市盈率只有20.8倍,微软现在的市盈率才11.6倍,即便我们的创业板能出一两个微软、谷歌、亚马逊,那么他们现在的价位已经透支了未来。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看一看纳斯达克的轨迹,就知道中国创业板的未来了。

(责任编辑:羽篪)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