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专家视角 > 正文

李连杰“一夜白头”:只为壹基金转型

2010-09-15 10:44来源:中国企业家网字号:小

  近日,“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接受央视专访时首度透露,由于在身份等方面长期面临困境,壹基金面临被中断的可能。此言一出,立即引发多发关注,壹基金可能“消失”的传闻四起。而业内人士指出,外界关于壹基金计划面临中断一事系误读,李连杰致力于推动壹基金实现全面转型才是“正解”。

尴尬的基因

  访谈中,李连杰首次讲述了壹基金计划面临的诸多困难。其中,身份上的尴尬成为壹基金的“老大难”问题。2007年4月,李连杰在北京启动“壹基金计划”,由于国内没有民办公募基金会的先例,李连杰的壹基金只能挂靠在官办公募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名下。

  从初生时便存在的尴尬身份给壹基金带来了一系列困扰。目前,国内慈善基金分为公募和非公募两种。公募基金可以向公众募捐,而非公募基金则无权向公众募捐。显然,壹基金在性质上仍属于非公募基金,但同时又通过红十字会进行公众募捐,这种纠结状态令壹基金受到质疑。“国内很多希望慈善事业公益化、透明化发展的人会问,你们的身份到底是怎么回事,私募基金怎么会承接公募基金的项目?”面对主持人柴静,李连杰大吐苦水。

  “(壹基金)从出生时就没身份证,月子里没事,但现在,这个孩子3岁了,他不能上学,这种法律结构是不清晰的。”言语中,对于壹基金的身份问题,李连杰流露出无奈。

为生存,白了头

  对壹基金来说,另一个困扰来自操作层面。为开通便捷通道,壹基金专门设立了手机捐款平台----999309。然而,由于没有独立的账户和公章,尽管这一平台有着巨大潜力,但在操作上存在着巨大不便,根本无法实现李连杰最初设计的“每人每月最少捐一元”的想法。

  除了基因烙印,由于壹基金的模式在中国没有先例,如何界定壹基金未来的发展模式与思路,也成为李连杰心头挥不去的烦恼。“都说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却是摸着石头也过不去河。”李连杰透露,壹基金在中国发展的艰难和不确定性甚至让自己“一夜白头”。

  “从2007年5、6月份的时候,我的头发突然开始变白了。因为要想很多方法去走这条路,那时候白天也想,晚上也想,吃饭也想,睡觉都想。”在应主持人要求摘下帽子时,屏幕中的李连杰几乎满头白发。“我没染发。最让我煎熬的是,(无论是)个人、集体、政府、领导,(还是)体制内体制外,每个人都觉得(公益慈善)是好事,但还是没办法解决问题,这个是比较累心的。”

  在种种瓶颈下,李连杰透露,有可能中断壹基金计划。“这是你和我、我们都不能理解的严重性。”也正是这句话引发了外界对于壹基金可能被“关闭”的猜想。

  针对外界传闻,今日下午,壹基金方面通过中国企业家网进行了回应。壹基金在声明中澄清,其与红十字会的合作并不存在三年期限之说,也没有到期一说。

背后的真相

  事实上,李连杰在访谈中的另一句话透出玄机。“不能一直等着法律的完善而放弃尝试。慈善需要激情,公益需要理性。如果壹基金最终成功了,我也会卸任,将其交给一个集体管委会领导。”

  此前,《中国企业家》杂志曾发文透露,李连杰一直在推动壹基金的体制转型,力求从“幕后”走向“台前”。据悉,全新的公益基金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治理架构已经初具雏形。其中,最高管理机构是理事会,由柳传志、王石、冯仑、马云、马蔚华、马化腾、牛根生、李连杰等9人组成。

  另一个事实是,新基金会已在去年11月举行了第一次理事会,除柳传志、马云和马化腾以电话会议的方式参加之外,其余董事均亲自到场。

转型难题

  种种迹象表明,不依赖怜悯和人情、希望壹基金独立成长的李连杰,正带领壹基金在艰难的转型中一步步前进。有网友呼吁,要为理念先进、操作透明的私募慈善基金提供生存土壤,也要推动在慈善基金立法方面的进步。

  对此,《新京报》援引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的分析指出,对壹基金而言,其转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处申请。邓国胜表示,由于顾忌到壹基金的“民间性”特质,很多业务主管部门将不愿承担放行的责任和风险,更怕其转型后出现贪污腐败激起公愤。

  对于壹基金从私募基金向公募基金转型的可能性,邓国胜持谨慎态度。邓国胜指出,从现行法律法规来看,由于公募基金会的官方垄断背景,民间很难成立公募基金会。邓国胜表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才有了“怪胎”壹基金。

(责任编辑:林音)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