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专家视角 > 正文

唐利民:四川内江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2010-09-09 09:30来源:四川日报字号: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继我国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之后,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大抉择。在转变发展方式这个问题上,不变则罔,不进则退。正如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同志指出的那样,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内江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保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发挥在成渝经济区中心节点和腹心的区位优势、以及四川老工业基地优势,通过持续系统发展生态、绿色、低碳、环保、高效的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逐步走上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2009年,全市GDP达到560.88亿元,较上年增长15.5%、增速在全省排第3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创下了2000年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其中绿色GDP占到了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今后一个时期,内江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争当推动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建成成渝经济区新高地,需要凝聚更多的力量,聚集更多的资源,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着眼“低能耗、高技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是传统工业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的旧“两高一资”向新型工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资源永续利用的新“两高一资”转变的根本途径。内江人口密度大、资源禀赋较差,传统产业比较发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将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安身立命、长治久安的百年大计,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一是突出科技支撑,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微循环。按照低能耗、高技术和节能减排的要求,积极引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现有企业加大传统产品升级换代,创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的拳头产品。运用资源配置杠杆和“以奖代补”政策,促使企业间优势互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突出高端定位,着力构建以高附加值产业为核心的中循环。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培育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的过程中,着重“建链”、“增链”和“补链”,力求产业之间原材料共享、废物变原料,以及生产过程的耦合,即相互间的生产环节能够有效衔接。通过坚持不懈地向上争取项目和对外招商引资,已初步形成了以钒钛、煤焦油、冶金化工、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等为基础的支撑产业,培育壮大了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等一批循环经济产业。从发展角度讲,3—5年后,这一批产业必定会成为内江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突出特色园区建设,着力构建区域性的大循环。工业园区是内江经济爆发式增长的聚集地,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战场。我们依托川威集团15万吨钒渣生产线及配套冶炼设施项目建立了威远连界工业园,依托隆桥化工、长安化纤建立了隆昌化学工业园,依托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建立了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

  着眼“绿色、生态”,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循环农业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古,而是通过延长产业链,使能量流、物质流得以稳定、动态、循环流转,从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针对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不高,农业生产副产物、废弃物等浪费较重并且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瞄准成渝两个大都市的“菜篮子”,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用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思路、标准化的生产、市场化的手段,着眼绿色、生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基地。一是把畜禽副产物的循环利用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切入点。通过积极推广完善 “农牧沼型”、“肥田型”、“加工型”、“粮蔬(菌)型”、“种养加互动型”等循环农业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综合产出效率,减少污染。二是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坚实基础。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的现状,通过把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田改造、天然林保护等农业项目适度集中,把户办工程、新农村成片建设等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根本抓手。通过培育发展生猪、麻鸭、特种水产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打响威远周萝卜、黄老五花生酥、资中冬尖等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努力提高循环农业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

  着眼“低碳、环保”,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城市现代化、生态化、低碳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新目标。内江位于巴蜀腹心,是省上规划的成渝经济区特大城市之一,唯有树立“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聚合周边城市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在加快完善城市功能中推动城市现代化。围绕建设“川南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启动了128平方公里“一中心三片区”城市总规修编工作,最大限度地聚集人气、商气、财气,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留足了空间。同时,坚持以交通圈拓展城市圈,加快建设城市内外环线等重点骨干道路,全力推进成渝城际高铁、内遂高速、成自泸高速内江段等与省内其他市州连接的次交通、大交通体系,为推进区域资源大循环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推动城市生态化。为构建自然和谐、生态优美的宜居宜业环境,着力做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四篇文章,扎实开展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六创联动”。三是在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中推动城市低碳化。以打造成渝经济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为突破口,规划启动了2平方公里物流园区建设,西南烟草物流中心、川南邮政物流中心等重大物流项目相继落成使用,工程机械市场、二手车市场、二手家电市场等专业市场加速推进。通过每年举办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大千美食节等节会经济,加快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也为循环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者:唐利民 内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羽篪)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