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纷纷上调工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此举,引起业界一阵骚动,各种声音不绝于耳。有人言,加薪潮开始吓退外资了,某某企业北迁就是明证;还有人放言,中国劳动力套利优势已经终结,竞争力正在下降。
这未免有点杞人忧天。前几天,美国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就发表文章称,宣告中国劳动力优势已经终结为时尚早。罗奇举例说,中国劳动力的竞争力依然明显。
美国劳动统计局2009年4月发行的《劳动评论月刊》中有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劳动力每小时的工资为0.81美元,仅为美国同期劳动力每小时工资水平的2.7%,日本的3.4%,欧盟的2.2%。假设中国在2007年10月份已经将工资水平上调25%,到2010年中国平均工资每小时也只有1.98美元,仅为美国同期每小时工资水平的4%。同样,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工资差也大抵如此。此外,即使2010年中国制造业工人每小时工资达到1.98美元,也不及东亚国家的15%(不包括日本),仅为墨西哥的50%。
北京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也认为,中国最低工资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最低年收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全球排名159位。
我非常赞同罗奇、蔡继明等的观点,中国和发达国家劳动成本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鸿沟,即便中国再次上调工资,也很难将这一鸿沟填平,中国还是最有吸引力的国家之一。
一个国家是否有竞争力,能否吸引外资,除了看当地劳动力成本外,关键还在于它的产业配套优势,如巨大的生产规模,完善的基础设施,强大的物流链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像中国这样“物美价廉”的投资地,恐怕目前手握重金的外企依然很难找到“替代品”,聪明的外资又怎会舍得离开。
现在,之所以有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此举打破了昔日那种靠劳动力差价赚钱的盈利模式,让很多人不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为节省人工成本,绝大多数工厂都按照最低工资水平线来确定工人的底薪。同时,地方政府为吸引资本,也竭力维护低工资。当某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希望本省所辖市的劳动局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时,某市一位分管副市长明确表示不同意调高。理由是,调高最低工资水平会赶走外来投资者。也难怪,考量这位官员的政绩是一年引了多少资,至于引来的资金是干什么的,对地方有多大帮助,就无所谓。正因此,生存二十多年的“三来一补”模式依然大行其道。
这种以牺牲国内工人的工资收入补贴出口、从而补贴外国人的做法,看起来保持了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实际上只是保持了中国那些低端产业的血汗竞争力,维持了中国产品在海外的地摊市场。如果留的是这种外资,我们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