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房地产新政的出台,从4月中旬起,股市开始一波大幅度下跌行情,不少投资者开始陷入困局:大盘跌跌不休,公募基金仓位不断降低,现在是否到了撤离的时候,对资本市场有着最敏锐嗅觉的游资和私募基金又在哪里?
上周六,在重庆举行的首届中国西部阳光私募高端论坛上,记者了解到,虽然部分私募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也伤痕累累,最大亏损达到30%以上,但是他们依然坚持了在外界看来较为激进的投资方式——满仓。
投资:重公司轻大盘
“在过去10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我只有一次没有重仓,那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重庆穿石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生俭说,他的操作思路是,投资一定要建立在可把握的因素上,也就是公司,而不是宏观经济走势、大盘、货币政策。
他说,要了解一家公司,首先要了解这家公司的董事长。从出生、求学、到公开场合的发言以及当地媒体的报道,从董事长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发展轨迹。
实际上,比起普通投资者,私募们有着更多渠道来了解公司,在论坛上,就有私募经理表示,当他表示出对某个行业的兴趣时,券商就会拿出各种各样的分析报告,约见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甚至提前拿到行业调整的政策性意见。这些都是“散户”无法得到的信息。
佛山源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华星也说,他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当对医药感兴趣时,会去与医院、药厂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联系,而不是只看财务报表。在2008年时,他旗下的资金亏损一度高达60%,但出于对行业的了解,他坚信在市场趋于理性时,股价一定会涨起来,后来事实也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青岛赢隆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江崇义也说,在过去几年中,无论是民间还是管理层,过多地关注了宏观经济。
选股:逆向性投资
除此之外,私募经理们还透露
了一些选股的策略。比如袁华星,他曾经是一位资深券商从业人员,对这个行业很了解。他知道,在2005年时,一个证券营业部1年的收益大约是550万,成本是500万。但根据行业规律,当指数上涨40%时,券商的收益会上涨2.2倍,因此在大行情来临之前,券商股是最容易出彩的股票。
蔡生俭也透露,他最擅长的是“逆向风格”投资,当公司处于最艰难的时候,也就是估值相对较低和需要转型的时候,投资者就要抓住这个机遇。他以投资航天通信为例,公司预告2006年业绩亏损,股价三天跌停,但当时大股东只有15%的控股权,他判断其将会以某种方式增持公司股票,果然,在2007年4月5日,这个想法就得到了验证,大股东在二级市场买进了1627万股。
医药板块成长性高
在谈及所看好行业时,几位私募掌门人都表示出对“大消费”的关注,尤其是医药股。
蔡生俭表示,他从去年就开始重仓医药股,追踪两只个股,华北制药和同仁堂,他认为,医药股最有投资价值的就是中成药,知识产权,而且从国家公布的政策来看,进入医改目录的,中成药至少占了一半。
袁华星也表示了对医药股前景看好,但是他认为现在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目前这个市场上有上千家企业在竞争,我无法判断谁是日后的龙头”。他认为,21世纪头个10年是奶制品发展的黄金时期,伊利和蒙牛成功了,但在他们背后,有数百家奶制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牺牲”了,医药市场也是如此,当市场上仅剩下15家公司时,投资者才知道谁会成功活下来,而且活得很好。
上海数字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顾问辛之冲则建议投资者,未来有六大板快可以注意,分别为速冻食品、中成药、煤炭、光伏、低辐射玻璃和节水灌溉行业。归纳起来就是两个思路:消费以及资源消耗带来的节能。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阳光私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