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作为全球外汇储备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所持有的欧元资产状况也受到市场关注。昨日有外电报道称,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在评估所持欧元债券。外汇局对此辟谣称,“这一报道毫无事实根据”。
外汇局指出,中方一贯坚定支持欧盟一体化进程。“我们支持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采取的一揽子金融稳定措施。相信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欧元区一定能够克服困难,维护欧洲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外汇局同时表示,中国外汇储备作为负责任的长期投资者,始终坚持分散化投资原则,欧洲市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外汇储备最主要的投资市场之一。
受此影响,昨日亚洲交易时段,欧元兑美元反弹。截至北京时间22:22,欧元兑美元为1.2239,盘中最高曾达到1.2340。
欧元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缩水
不过,欧洲主权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兑美元汇率已大幅下跌。截至目前,欧元兑美元汇率较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以来达到的最高点1.6037,贬值约32%;如果按年率来看(即相对去年同期水平),也贬值了大致10.5%。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博客)近日撰文指出,汇率风险效应首先体现在我国对外资产。特别是外汇储备缩水上,其次是体现在出口企业的出口收入缩水上,而欧元贬值将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欧元资产缩水。
事实上,为遏制危机蔓延,欧盟出台了7500亿欧元的大规模救助计划,欧洲央行更是史无前例地决定从各个国家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
一家国有大行人士也认为,中国用真金白银换来的外汇储备会因为主权债务问题国家过度发行货币和该货币购买力下降而缩水。
不过,梅新育表示,由汇率风险导致的缩水仅仅是账面浮亏,因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实际上不可能大举抛售欧元资产存量,所以这种浮亏基本上只有纸面意义,不会实现。
数字显示,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作为一个整体,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最高没有超过2.5%;而在最近的2010年3月份,占比已经下降到1.8%。因此不少人士认为,中国在欧洲特别是希腊等国的投资很少,可能蒙受的直接损失也较小。
另外,作为中国外汇储备的重要平台,中投公司在欧元区投资所受影响也有限。据新华社报道,中投公司总经理高西庆昨日在巴黎表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引发的欧元区市场波动问题对中投海外投资影响不大,中投将保持其在欧洲地区的投资。
外储多元化进程并未停止
为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进行多元化货币、资产投资策略。因此,昨日针对“正在评估所持欧元债券”的报道,外汇局亦明确表示,中国外汇储备作为负责任的长期投资者,始终坚持分散化投资原则。
分析人士也认为,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是长期的,并不会因为某一币种的短期表现而仓促决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近日表示,欧元暴跌主要是受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影响,而我国外汇储备多样化是一个长期进程。
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此前也强调,不能用散户的心态和行为去看待或要求国家战略资产的储备或配置。
苏格兰皇家银行则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外汇储备中包括欧元资产,因此中国不愿看到欧元兑美元不断下滑的局面;但由于中国与欧洲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也不太可能卖出欧元。
不过,有人士建议,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当下,中国可借此择机介入多边国际组织的救助行动,以借机在欧元汇率低位时分散外汇储备资产的比重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