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同“21世纪是靠讲故事来领导的时代”,但还有一种生动的形势却可能被主管们忽视了——谚语。从小到大,我们在不经意间学会了许多谚语,只是不曾将它们与职场中的情境联系起来。而在世界各国同样有很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谚语,它们字字珠玑,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并且适用于广泛的范围之中。
哥德曾说:“经验是永久的生活老师”,那么历经千锤百炼的长期经验总结的谚语,一定能为你的领导力大大加分。当你感觉自己的话越来越多,但下属却越来越听不进去时,那就尝试用谚语去领导吧。
有时候,解决棘手难题,只需一句话;做个智慧主管,其实也只需要几个谚语。
掉下来,接着爬就是了
人物:
李欣然(化名),35岁,江苏人,某跨国公司公关部总监,外企工作经历三年,八年民营企业工作经历,长驻北京。
信奉谚语:“猴子也有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美国)
作为学外语出身的人,进入跨国公司工作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我也不例外,从民营内资企业转换到了现在的跨国公司,目前在公关部做总监。与朋友聚会和客户打交道时,人们早已把我化作“白骨精”的行列,虽然也得到了不少人羡慕的眼光,但久而久之就毫无感觉了。
众所周知,在外企是“一个人当两个用,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虽然听起来有点儿粗俗,但这却是非常真实的写照。加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在最忙的时候,工作都是以分钟来计算的,每一分钟都有要做的事情。而我这个岗位,需要与各种各样的媒体、公关公司打交道,可以说是天天都在和“人精们”博弈,我的脑子总是要设法比他们转得更快才行,时时刻刻在琢磨,怎么调动他们的热情和才能,实现我们想要的结果。
尽管如此,在工作中还是会偶尔发生一些小问题。去年年底,我们要开一个产品推广活动,但恰逢为我们服务的公关公司内部调整,换了一个团队接手该项目。尽管他们之前做了工作的交接和培训,但是由于我们和这个新团队之前没有合作过,默契不足,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效果实在是不太理想。
这对于我这个老公关人来说,实在是感觉遗憾:怎么大江大浪都过得去,却在小河沟儿翻了船?活动结束后的接连几天,我都郁郁寡欢。
上司看到我的状态,跑过来冲我挤眼睛:“Susan,别忘了‘猴子也有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掉下来上去接着爬就是了。”
是的,这是我们常常喜欢引用,用来互相安慰和鼓劲儿的一句谚语。一下子,心情豁然开朗,工作中的瑕疵和失误是难免的,既然已经无法改变,就要总结它,然后继续去“爬树”。
可别让员工怕你
人物:
乔智(化名),41岁,籍贯山西,某英国商贸公司市场总监,长期在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工作,现居住上海。
信奉谚语:“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英国)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英国留学。和许多中国留学生一样,打工成为我课余最重要的生活。那时,我打工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英国人。他为人非常绅士,对人很好。一次,我和他聊天,其间我夸奖他:你是一个好老板。他非常开心,很感谢我。他对我说:“我们有一句谚语,‘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我可不想让你们怕我。”
回国后,我先后在几家外资企业工作过。对于自己的下属,我一直秉承不能让他们怕我的原则,当然这也不等于就一定要和下属打成一片。深思一下,我不是怕他们会恨我,而是怕我没能给他们好的职业平台,没有让他们在我这儿得到成长,我更害怕因为他们惧怕我,而让我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有一次,我的一位下属在谈判中,由于一时紧张而报错了价格。在他战战兢兢地找到我时,我并没有狠狠地批评他,而只是说:“你要记住这次教训,好好总结一下。你看我们可以怎样去补救?有什么好建议?我看看是否可行。”他很惊讶地看着我,因为,他本来准备来挨训的,以至于根本没想到去详细准备补救的建议。我让他回到办公室,做好后再来找我,并友善地告诉他:“我会在这儿等着你。”
结果,一个小时后,他有点激动地拿着方案回到我的办公室,给我讲了他一系列的补救办法。我又给他提供了一些建议,“办完后再来找我。”
两天后,这名员工又来找我了,如我所料,尽管这次生意并不很成功,但起码补救得还是很令人满意。当天晚上,我请他吃了简单的晚餐,席间我对他说:“我已经为你交了学费,希望你可以总结经验,未来做得更好。”员工对我充满感激,他说:“我的上一个上司是日本人,如果有谁犯错误,一定会是被骂得很惨,甚至还有人挨过耳光。大家十分怕他,背地里也很恨他。后来,大家出了什么问题,都不敢告诉他实情,而都是在找借口,而他也就更难知道事情的真相,气得暴跳如雷……”我心中暗喜,看来自己的领导方式是正确的。
如今,这名员工已经成了我的得力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