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金融服务 > 正文

央行新政促P2P格局生变 平台面两大挑战

2015-10-22 09:29来源:未央网字号:小

  近日,央行公布的“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新政在网络上引起一片热议,所谓放水、中国式量化宽松的解读也广为流传。依本人看来,不管存不存在所谓的量化宽松,央行此举对P2P行业产生的影响都是实实在在的,一定程度上还将促使行业格局发生变化,迫使P2P平台转型。

  一、降息潮来临,P2P平台如何应对?

  长期以来,高息就如同一把悬在P2P行业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虽然所谓的“高息揽储”策略能够帮助P2P平台在发展初期吸引一定数量的投资人,快速做大体量,但隐藏在高息背后的风险却导致了投资人和平台的双失。

  对于平台而言,在允许存在利差的前提下,给投资人的收益越高,对借款方的借款利率就越高。通常在信贷市场中,愿意承担高利率借款的企业有90%都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如果借款资金在投入使用之后,无法获得高于借款成本的收益,就会出现逾期、坏账等极端事件。鉴于现阶段P2P行业普遍承诺兜底,持续的坏账将导致平台无力消化利空,一旦资金链断裂,不仅平台面临兑付危机,投资者也会损失惨重。

  一方面,高息不仅压缩平台的利润空间,高成本融资背后的次级资产更是增加了平台的项目风险、拔高坏账率,对于谋求健康发展的平台来说,高息明显不具备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发展,投资人初期教育基本完成,再加之多起高息风诈骗案件警醒在前,投资人有回归理性的趋势。再加上今年年内,央行多次降息、降准,推动市场利率下行,如今又适逢宽松货币政策出台,P2P行业极有可能爆发一次大规模的降息潮。对于P2P平台来说,未来的机遇得益于降息,但当前的更大挑战也来自于降息。

  第一,对于部分缺乏品牌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的平台来说,突发性的降息极易引起资金流出,以致用户流失。因此,这类型平台在降息之前,应该判断好投资人对平台的黏连程度、预测此轮降息中可能流失的用户数量。

  第二,降息之后平台或将面临持续的资金流出,平台是否能够承担连续性的、大规模的兑付?P2P行业的用户市场,多是靠烧钱推广和高息诱饵建立起来的,换言之,投资者对平台普遍缺乏黏性。一旦无“利”可图,就会迅速流失,而用户的流失即是资金的流失。平台应当自问:如果较长时间内资金流出大于流入,平台的自有资金能否承担得了长期的兑付压力?

  第三,降息平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面临业务增长缓慢的局面。长期以来,P2P行业吸引用户的方法不外乎两种:烧钱和高息。平台降息之后,失去了高收益作为诱饵,无疑会弱化平台的“拉新”能力,从而导致业务量锐减,扩张速度缓慢。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平台在减速之后,是否还有信心保证自身不被行业淘汰?

  二、资产端竞争加剧

  如今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剧P2P行业在资产端的竞争。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信贷资金增加,银行放贷空间放宽。众所周知,过去商业银行在存贷利率及信贷投放等方面都受到央行的严格限制,由此对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设立了诸多门槛,导致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低成本融资。如今新政的出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强了信贷资金的充裕性,此前被银行拒之门外的借款项目,则有可能被重新吸纳。其次,宽松货币政策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通俗地讲,市场上流动的资金增多了,民间借贷企业就会由原先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资金行情一路走低,从而促使利率下行,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在银行放贷空间宽松和社会融资成本降低两大因子的催化下,融资成本普遍较高的P2P平台不得不面临优质资产流失的局面。由此,P2P平台在优质资产开发上的瓶颈还未突破,资产流失的棘手问题又接踵而来,为了缓解眼下的“资产之困”,P2P平台大约有两条路可以走。

  其一是降低资产端融资成本以吸引优质资产。一般来说,金融产品的定价是由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组成的,无风险利率与同期市场利率持平,而风险溢价部分则由资产质量决定。长期以来,P2P行业所面对的信贷资产多数都差强人意,平台不得不通过提高风险补偿率来覆盖风险。换言之,P2P行业融资成本与资产质量成反比。再加之当前货币政策宽松,社会融资成本降低,低成本融资渠道增多。如果P2P行业资产端融资成本持续高企,无疑会加速优质资产的流失。相反,P2P平台在资产端降低融资成本,向低成本融资渠道转型,才有利于吸纳优质资产。

  其二是引入海外优质资产以突破资产开发瓶颈。P2P行业在优质资产开发上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近几年来,宏观经济环境持续下行,从而导致资产质量整体下滑,资产风险不断升高,优质资产的稀缺性更加凸显;二是随着行业规范化进程的加速,投资人市场还将迎来一轮井喷,届时所释放的理财需求巨大,现有的优质资产供应远远无法满足未来的用户市场。为此,多家行业巨头已经开始对接海外P2P平台,尝试引入海外优质资产,将其销售给国内投资者。对于当前资产端供应严重不足的P2P行业而言,对接海外资产极有可能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