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材高达50%的耗能现象正在被改变。在欧洲,超低能耗的被动式房屋(以下简称被动房)正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欧盟最新规定,2020年欧盟27个国家将全部采用被动房标准建设,所有新建房屋如不能达到被动式建筑标准,将不予发放开工建设许可证。记者从中国被动房产业材料联盟获悉,2015年德国已经按照欧盟标准全面建设被动房,2016年英国将百分之百使用被动房建筑。
而在中国,煤炭消耗每年已高达37亿吨,大量的能源消耗不但使资源难以为继,所带来的污染后果已成为人们不愿接受的事实,未来城市要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得到了各界共识。
“零能耗建筑和绿色建材是治理我国城市雾霾,解决节能减排的抓手。”中国被动房产业材料联盟主席、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国家建筑情报所”)副所长崔源声认为,被动房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主流趋势不可逆转。
被动房是未来建筑发展方向
中国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张小玲处长日前在京表示,被动房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符合各方利益。国家建筑情报所所长徐洛屹则指出,发展绿色低碳被动房符合中国国情,它将撬动千亿元建筑产业,成为未来主流建筑的一场革命。
据了解,这种由德国发明并推广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的绿色建筑有着严密的标准。按照德国被动房研究所公布的要求,建筑物必须在年热能需求、热负荷、空气密度和基本能源需求等方面符合特定的标准,才能称为合格的被动房。
事实上,早在2011年中国住建部与德国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部共同签署的《关于建筑节能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上,被动房就已被纳入中德两国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7月,在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见证下启动的“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成为被动房落地中国的标志。2015年5月,“中新天津(楼盘)生态城”项目的正式启动意味着被动房进入实质阶段。与此同时,全球第二部、中国首部被动房河北标准暨《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实施。今年10月,第二届中国绿色建材与德国被动房大会将再次聚焦被动房技术及相关建材。
本土化尚在起步阶段
实践证明,被动房相较普通建筑节能减排达90%以上,理论上可使供热能耗降至“零”,空气湿润度维持在40%—60%,清洁度则控制在PM2.5以内,而建造成本仅增加8%—10%。除改善大气质量外,对民生领域也有切实的好处。比如,人们可以不用交采暖费,免受雾霾、室内灰尘的影响,政府亦可大幅降低基础设施投入。
“简单地说,被动房就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让房间不再使用空调和暖气就能使室温保持在20℃左右,并且维持高清洁的舒适感。”北京(楼盘)加德国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嘉庆介绍说,被动房的主要技术原理是,通过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物自身消耗,让建筑物自身调节并保持室内的温湿度,以至于不再需要被动采暖或制冷,是迄今为止国际认可度最高的节能环保高新技术。
基于被动房在国内起步较晚,2014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新一轮的城市化改造将力推被动房,十年内达到50%覆盖率的目标。在住建部的积极推动下,北京市、山东省已于近期出台或即将出台详细的财政补贴,引导鼓励更多的建设单位参与被动房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至今,全国有黑龙江、河北、福建、新疆(楼盘)等多个省份的“被动房”设计接近30处,但多数还在筹备中,尚未形成建设规模。
“中国式被动房”仍面临诸多挑战
作为国内首推被动房服务的先行者,北京加德国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春发认为,未来的建筑必将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建筑,因此“中国式被动房”从设计到开发,再到新材料的生产和应用,都需要与最前沿技术、绿色制造的新材料相结合,才能满足根植本土发展的需求。
“如果在国内快速普及,就要尽可能地为建设方降低成本,提供省时省力的第三方服务。”胡嘉庆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任何新生事物实现起来都需要克服困难的过程,被动房本土化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比如,目前还缺少能够提供从方案初期直到项目认证收尾工作的专业服务公司,缺少能够满足门窗传热系数小于0.8W/km2的生产厂家,缺少专门从事此项事业的研发机构等等,还没有真正出现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标杆企业。”
对此,崔源声则表示出他的信心,他认为,两年前国内符合被动房建设标准的滴水线条等部件主要依赖进口,而现在,国内已经出现可以规模制造较高水平部件的工厂,他相信十年内在中国普及被动房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