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金融服务 > 正文

P2P估值高峰或告段落 泡沫之下资本谨慎

2015-08-18 10:11来源:融360字号:小

  P2P行业进入下半年后颇不平静,不仅仅问题平台数量激增,风投入资减少,行业也开始纳入监管范围,资金托管等方面都有要求,平台运营成本提升;而国外的Lending Club上市后股价不断下跌,估值旋风逐渐枯竭。可以说现阶段,P2P行业估值高峰或已告一段落,随着监管更趋明朗、行业加剧洗牌,资本方也变得更加谨慎,不过未来不排除像陆金所等转型成功而上市引发资本再度追逐。

  目前对于P2P行业的估值并没有科学的依判,多数是靠主观判断,甚至是拍脑袋的结果。主要是该行业既有互联网属性又有金融属性,而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估值方式,如从互联网属性出发则偏重平台流露、投资人数量、交易量等因素,从估值角度看就分析其成长性;从金融角度看就要评估其坏账率、风控水平等,以传统的PB指标来估值,这显然不适宜P2P行业现状。因而有机构就综合来算,比如,摩根斯坦利对Lending Club的估值就选择三类可比公司来做估值参考,一是第三方平台业务公司;二是高增长的互联网公司;三是靠收取金融服务中间费用的支付公司。

  国内对P2P行业估值一般有以下几种:

  1、用年化撮合成交量来估算,其中年化撮合成交量=年累计交易额*平均借款期限/12个月,年化撮合成交量多少就对应多少的估值。

  2、选取平台中其他重要的参考数,如简单的以投资人数、成交量多少等来估值。

  3、在以上两种之外加入更多的元素,如查看平台待收余额、核心团队、运营时间等。

  由于缺乏客观的估值体系,加上二级市场对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热捧,P2P行业已经有一定的估值泡沫,某风投人士坦言,对比国外的同类平台,在国内不敢去投,因为国内平台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为了提升估值一味在做投资人这一端,而资产端的质量根本就严格把关,风险较大,坏账率可能有的远远超过10%。此外,平台为了提高注意力,虚报融资额的现象普遍存在,动辄宣称融资额达千万美金。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