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汽车反垄断指南望出 汽车电商望成焦点

2015-08-10 10:32来源:中国证券网字号:小

  宏观调控又有陷入两难的可能。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无论环比还是同比,均创下今年最高涨幅;猪肉则是拉动7月份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跌5.4%,创下2009年11月以来的新低,弱于预期,低于前值的下跌4.8%,且环比也大幅下跌0.7%,显示工业品需求十分低迷,经济回暖面临价格阻力。

  宏观调控怎么办?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均表示,当前工业通缩形势依旧严峻,猪肉价格上涨与4年前有很大区别,难以持续迅速上涨。但猪肉涨价不应成为阻碍政策宽松的理由,未来政策还是要在稳增长端加码以抗通缩。

  猪肉涨价带动CPI大涨

  从环比看,7月份食品价格上涨0.7%,非食品价格上涨0.1%。猪肉和旅游价格上涨是CPI环比上涨的主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说,前期猪肉价格较低,养殖户积极性不高,生猪存栏量减少,猪肉供应紧张,价格连续第三个月恢复性上涨,7月份环比上涨9.9%,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CPI环比上涨几乎是“二师兄”一手导演。

  同比方面,7月份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还是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7%,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对CPI总指数的影响从上个月的0.20个百分点扩大到0.48个百分点。

  据农业部监测,7月份第4周,全国480个集贸市场活猪价格每公斤17.05元,连续上涨18周;猪肉价格每公斤26.10元,连续上涨17周。

  8月8日是24节气中的立秋,按照北方习俗要“贴秋膘”。一位北京市区的肉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为临近立秋这样一个时间节点,猪肉价格再次冲高。八里桥、新发地等市场目前白条猪的批发价格为每公斤24元,比上周涨了4%左右,猪肉价格已经达到了近两年以来的最高点,比今年4月的均价上涨了五成以上。

  卓创咨询报告称,在多数食品类价格同比下跌的背景下,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对CPI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卓创监测的7月最后一周猪料比价为6.54:1,生猪养殖户利润相当可观,本轮猪价修复性的上涨仍将延续。

  市场人士分析说,伴随着3月中旬以来生猪价格涨幅愈来愈大的势头,养殖户补栏或者说大量补栏是难以回避的问题。8、9月生猪存栏量或将小幅回升的态势恐怕难以阻挡,双节期间阶段性出栏量有所增加,需求也进入了消费旺季,供需均有所增加,预计猪价国庆节之后或恢复常态。

  前述卓创咨询报告认为,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宏观市场环境来看,除了部分像猪肉、鸡蛋等产品外,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仍呈现稳中偏弱的态势,预计2015年三、四季度中国CPI大幅走高可能性不大,预计运行区间在1.5%~2.0%。

  PPI创下近六年新低

  更令人担心的是PPI数据背后透露出的工业通缩预警。

  7月份PPI同比下降5.4%,降幅比上个月扩大0.6个百分点,已经连续41个月负增长,是2009年11月以来最大跌幅。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石油加工及炼焦同比降幅都超过20%,分别为下降34.6%、20.1%和21%,这三大产业的低迷,是导致PPI降幅比上月扩大的主要原因。此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煤炭开采和洗选同比降幅也分别达到18.3%、15.1%。

  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PPI降幅扩大源自两方面原因,一是大宗商品及国际油价下跌导致供给端价格下降带来的输入性通缩;二是经济运行疲弱以及工业去产能压力导致需求端持续低迷。

  CPI回暖,PPI却大幅下降,让经济调控应该如何落子成为一大难题。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非食品通胀微幅下跌至1.1%,需求仍然薄弱。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再度走低加之国内需求不足,当前通缩形势依旧严峻。猪肉价格上涨不应阻碍政策宽松,未来宽松应加码以抗通缩。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来货币政策观望气氛浓,9月美联储存加息预期,人民币存贬值预期,资本面临流出压力,货币政策难以释放显著宽松信号,将更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外占收窄和季节性流动性需求。“面临下半年经济再度回调压力,稳增长越来越依靠财政发力。”

  国研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需求端低迷的内因更为关键。刘世锦说,按照测算,煤炭、钢铁等过剩的产能已经超出需求值20%~30%左右,只有按照这个幅度去产能后,才能够达到一个平衡,PPI才能恢复正增长,企业才能恢复盈利。目前价格低迷,一部分企业经营不善,竞争力较差,但目前市场机制不能够有效起到作用。“国家应该提出总减产目标,在现有的产能数据下按地区、等比例划分,下达减产指标。但为了体现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原则,允许各个企业对指标进行交易。”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