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基金产品市场上,今年带有创新概念的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成为有史以来基金产品创新力度最大的一年。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产品创新的大爆发离不开基础市场的日益完善和政策的放松等多重原因,反映出基金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不过,在基金公司一哄而上搞创新的热潮中,近期爆发的乌龙指事件提醒基金公司,创新产品的风险控制应是重中之重。
创新产品涌现
在产品创新方面,每年一般能有一两只真正的创新产品出来,今年基金产品创新的步伐可谓大踏步前进,带有创新概念的新产品成批出现。
工具型产品和交易所上市基金是近年来产品创新的最大主线,也是各家基金公司竞相争夺的主战场,今年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尤为突出。3月5日,国泰基金成立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填补了债券ETF的空白。随后,又有嘉实、博时、易方达、华安、汇添富、大成、工银瑞信等多家基金公司推出和获批债券ETF。
更受市场关注的首批两只黄金ETF——华安黄金ETF和国泰黄金ETF于7月18日募集成立。黄金ETF的重大意义在于,突破了基金传统的投资范围和领域,主要投资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现货合约,表明基金产品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去年华夏和嘉实试点推出跟踪港股的ETF之后,今年,跨市场ETF迎来新成员,4月25日,国泰基金推出的纳斯达克100ETF发行成立。工银瑞信和博时推出跟踪美国股市指数的ETF也已经拿到准生证。
行业系列ETF成为今年基金竞相布局的热点。在3月28日华夏推出5只上证行业ETF发行成立之后,汇添富推出的4只中证行业ETF在上周五募集成立,这也是首只跨市场行业系列ETF,易方达和嘉实旗下行业系列ETF也已经获批,华安、大成和广发等大型基金也都已经上报行业系列ETF。
更多的创新产品已经上报但尚待监管层批准,其中包括ETF分级、多空分级以及反向和杠杆ETF等,这些创新产品自从上报之日起就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2月4日,中欧基金递交了沪深300指数多空分级基金的募集申请,该类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看跌和看涨沪深300指数的两个份额,成为多空双方博弈的工具,这种多空分级产品随后引来众多公司效仿,先后有中海、国泰、广发等10多家公司上报类似产品,只是个别产品对赌标的为中证500指数或上证50指数。
反向和杠杆ETF也是已上报工具型产品中颇受市场关注的重点。3月8日,汇添富基金上报了沪深300反向1倍、正向2倍和反向2倍3只杠杆ETF,并于3月18日获得受理。这3只ETF的创新点在于,为投资者提供了股市下跌的盈利工具,以及放大大盘收益的工具。之后,易方达和申万菱信分别上报了基于沪深300指数期货的两倍、反向两倍杠杆ETF。从现货到期货,虽然跟踪标的不尽相同,但都为投资者提供了做空工具。这在牛短熊长的A股,具有重大意义。
也有基金公司为了改善多数分级基金上市后流动性欠佳的状况,将ETF和分级基金结合,推出ETF分级基金,如嘉实基金于3月28日上报了中证500ETF分级基金,并于4月9日获得受理。
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非交易所上市基金的创新步伐在今年得到重大突破,其中以浮动费率和量化对冲套利基金最受市场关注。
无论盈亏,基金公司均提取固定管理费的盈利模式历来备受争议,今年,浮动费率产品横空出世,并初步获得市场认可。
6月27日,首只浮动费率基金富国目标收益一年期纯债债券型基金募集成立,发行规模达到35.5亿元。和以往基金不同的是,该产品以一年为一个封闭运作期,每个封闭期根据其净值增长率和业绩基准的大小决定管理费率高低,如果跑输基准,将不收取管理费,即使大幅跑赢基准,其管理费率的上限也不超过0.9%。这种浮动管理费率将基金投资业绩和基金管理人报酬挂钩,打破了旱涝保收的固有模式。随后,中欧基金推出了第一只浮动费率偏股基金中欧成长优选回报混合基金,方正富邦首只浮动费率债基和富国推出的第二只浮动费率债基则正在发行。
除了浮动费率之外,为解决小基金“死不了”的问题,融通基金引入了自动清盘机制基金,融通通泽一年目标触发式混合型基金,如果该基金在一年的最长封闭期内任何时点基金份额累计净值连续3个工作日不低于触发值1.1元,该基金将自动终止合同。同时该基金还引入浮动费率制。
除了费率和自动清盘,还有不少基金公司试图将私募中流行的绝对收益策略引入公募基金,打造绝对收益和量化对冲公募基金。对于谋求稳定投资收益的普通大众来说,这无疑是革命性的。2月27日,嘉实基金上报了一只名为“绝对收益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基金”的基金,首次在基金名称中提出绝对收益概念。3月14日,华宝兴业基金上报了一只“量化对冲策略股票型”基金,系首只上报的量化对冲风险中性公募产品,而在此之前,量化对冲策略已经在私募和基金专户产品中大量出现。到7月底,嘉实基金则上报了“对冲套利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基金,将套利从私募引入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因此有望真正从策略上而非概念上从单一的追求相对收益向为投资者创造绝对收益转变。
此外,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博时等基金公司推出了定期支付概念的基金,这类产品试图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现金流,但由于三家公司在产品设计上存在较大差异,市场反应也冷热不均。
放松的市场管制是助推器
对于为何在今年出现如此多带有创新概念的创新产品,多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基础市场的日益完善、相关法规的放松以及基金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得基金公司推陈出新,力图靠创新产品突出重围,占据行业制高点。
基础市场的日益完善和可投资范围的扩大为基金创新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债券市场大幅扩容、股指期货的推出等,打开了产品创新空间,特别是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为公募基金提供了套期保值工具,而且可以开发出基于股指期货的量化对冲、对冲套利公募产品,华宝兴业和嘉实基金上报的对冲产品正属此类。
另外,基金可投资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独具特色的产品开始出现。在黄金ETF推出之前,并没有公募基金直接投资大宗商品现货和期货市场,但黄金ETF直接买卖上海黄金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黄金现货合约,大大拓展了基金投资范围,这为将来推出直接买卖三大商品交易所商品期货合约的基金提供了示范意义。“我在2011年十分看好黄金,但基金不能直接买相应的黄金标的,虽然黄金价格不断上涨,但买的三只黄金股票不涨反跌,你说我冤不冤。”一位已离职的某大型基金公司投资高管说。
除基础市场外,法规的放松和监管层的推动也是创新产品集中爆发的重要原因。今年6月1日生效的新基金法为基金投资松绑,“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大胆尝试。”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产品设计负责人说。而在上市交易产品方面,最大的推动力恐怕要属两大交易所,“今年黄金ETF、债券ETF等新品很多都是上交所来推的。”一位知情人士说。
如果上述因素都是外在原因的话,基金行业竞争的白热化则是产品创新的内生驱动力,近年来基金实际有效管理规模不断下降,基金公司盈利状况下滑,使得基金公司不得不想方设法,通过产品创新来驱动规模增长,去年华泰柏瑞成功发行沪深300ETF,就具有强烈的示范意义。
风险控制成最大挑战
创新固然令人期待,但市场的反应却和基金公司的热情颇不匹配,今年推出的诸多所谓创新产品并没有太大市场反应,销售情况平平甚至难如人意。投资者对创新产品的认知程度显然是基金创新不得不面临的挑战,另外,近期爆发的ETF套利交易乌龙指事件也为创新敲响了警钟,对于基于程序化交易的高精尖创新产品,风险控制能力成为头号挑战。
市场反应平淡,这是基金创新面临的重要难题。以今年已经发行上市的黄金ETF和债券ETF为例,黄金ETF作为重大的市场创新,在发行时遭到黄金价格大幅下跌的冲击,总体募资规模有限,而且开放赎回后,分别被净赎回八成和近七成,首只债券ETF也经历了类似大赎回。“如果投资者存在真实需求,不应该赎回这么多。”上海一位知名基金分析师说。
此外,一些基金公司推出的定期支付债券基金在首发时受冷遇,募资金额不到5亿元,远低于普通债券基金20亿元的平均首发规模。有些定期支付基金封闭期超过3年,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样的流动性首秀遇冷也应在预料之中。
而对于多空分级、杠杆ETF以及量化对冲等创新产品,风险控制能力和投资者接受程度是同等重要的挑战。目前,证监会对中欧和中海等多家上报的多空分级产品进行了反馈,要求说明风险控制和销售适用性等问题,这样的纯粹对赌性产品能在多大程度上为投资者接受,在运行过程中如何做到风险控制,不仅是管理层的担心,也应该是基金公司所明确的。
而近期爆发的ETF套利乌龙指事件则暴露了那些基于股指期货和程序化交易的创新产品面临的运作风险,一位基金公司产品设计负责人说,“假设将来推出的对冲套利或量化对冲等产品曝出乌龙指,哪怕是出现了差错,那投资者的损失由谁赔偿?”因此,在风控和创新这对矛盾的统一体中,基金公司需要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