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银行业新资本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对上市银行的负面冲击已经显现出来。由此影响,今年一季度以来,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整体已出现回落。
截至一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分别环比回落82bp和133bp至9.02%和11.53%。
7月30日,中国银行当天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批准,同意授权高级管理层在境内外市场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授权期限至2015年12月31日。
据今年一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31日,中国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下降0.21个百分点至10.33%,资本充足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13.23%。
不过,二级市场上,在证监会主席肖钢大力推崇价值投资以及央行重启逆回购注水等共同维稳下,利空因素得以淡化,多头明显占据了上风。
当日上午,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17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为4.40%。这是今年春节以来的首次逆回购操作,也是近5周来公开市场的首次操作。
有市场人士认为,在时隔近半年之后,央行再度注入流动性,或是针对地方政府债的审计风暴进行维稳,也释放出了救市的信号。
当天,金融、地产板块一齐做多,神秘资金也再度入场护盘。截至终盘,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分别报收1990.06点和7730.17点,全天分别上涨0.70%和0.62%。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上市银行也“很差钱”。在新资本管理规定实施后,银行业亟须寻找创新资本工具,缓解资本补充压力。
此前,《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要求商业银行在2018年底前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而且,从2013年开始,此前发行的次级债将作为不合格资本补充工具,以每年10%的速度减记。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有大行中,农业银行一季度末一级资本充足率已经下降至9.27%,低于未来监管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要求。
中小银行中,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一级资本充足率也已低于监管对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要求。
按照新资本协议监管框架,银监会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分别为10.5%、8.5%。同样,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招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4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6%,已处于监管边缘。
截至目前,包括中国银行在内,已有多家上市银行相继发布公告,拟发行合格二级资本工具进行融资,规模超过2000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拟在2014年底前新增发行不超过600亿元减记型合格资本工具;建设银行拟于2015年底前新增发行不超过600亿元;农业银行计划在2015年底前发行500亿元二级资本工具。
除了发行创新资本工具以外,招商银行7月24日发布公告称,其285亿配股再融资方案已得到证监会的核准。
次日,中信银行也表示,该行300亿元金融债的发行申请已获银监会批准。
此前,曾有经济学家预计,未来两年内,国内银行将需要填补约1000亿美元的资本,这意味着银行业再融资需求额将高达6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流动性紧张格局下,上市公司再融资额也迭创新高。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包括增发、配股、发债等方式已经实施和发布预案的再融资规模已超过两万亿元之巨,超过A股过去10年IPO融资额的总和。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累计已有110家公司发布了增发预案,涉及金额达到2249.36亿元;已经通过证监会和发审委审批的再融资公司有35家,合计募资金额为487.12亿元。此外,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在债券市场共进行了543笔融资,融资规模合计高达19948.29亿元。
对此,前述泰达宏利有关人士表示,当前的流动性风险是不得不防。6月~7月,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引发了极大关注,隔夜SHIBOR利率创下历史新高,宽松论调迅速转变,货币市场的脆弱性已凸显出来。
平安证券分析师王韧也称,经历了前期资金面紧缩的冲击后,市场对货币市场和资金利率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异常敏感,随时担心“压力测试”的再度来临。
前述泰达宏利有关人士认为,在流动性趋紧的预期下,市场对于实体经济较高负债率,进而引发债务性通缩的担忧开始上升。
“债务性通缩的循环机制是企业负债率高企,银行要求还款,企业被迫低价出售商品,商品价格下降,企业真实负债率进一步上升。”该人士表示。
统计数据表明,从5000户企业销货款回笼等数据来看,当前实体经济的情况难言乐观,整体负债率持续攀升,房地产存货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横向比较来看,中国2012年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和房地产市值/GDP两项指标均已大幅超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