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知识产权投融资工作将稳步推进,知识产权的经济效应将会越来越显着,真正成为“真金白银”。
随着知识产权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在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有着特殊意义。2006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召开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研讨会,旨在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挥更大功效。此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呈现生机。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相继试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新模式。
尽管近年来各地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行了有益尝试,但对一些亟须资金支持的高新企业来说,这种新型融资形式在现实中并不好用,很多金融机构仍青睐房地产等不动产质押贷款产品。而“房产证依赖症”让中小创新型企业陷入了这样的悖论之中:如果企业把有限的资金投入不动产,质押物倒是有了,但研发经费不足,没有过硬的产品,贷款何用?如果企业把资金投入研发,技术成果有了,但没有质押物,贷不到钱,怎样投入生产?而对不动产担保的高度依赖,除了为中小企业融资树立壁垒外,对银行业自身发展也造成了阻碍。法律界人士对融资担保交易过分依赖不动产表示担忧:一是加剧了担保资源的稀缺程度,使得融资环境尤其是贷款环境更趋紧张;二是刺激了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升高,加大了银行风险。
为此,央行等监管部门提出了“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含权利)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的创新准则,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就是其中一类有益的创新。
与一般信贷风险相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法律风险、估值风险、经营风险、处置风险。如商标专用权归根结底是一种无形资产,商标权的价值评估、处置流通、市场风险等问题,也给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这一新兴事物带来挑战。商标价值本身也会随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动而不断变化,有的商标有可能一夜之间就变成“负资产”。对此,在试水商标专用权办贷新政的同时,应加快制定出台商标权质押贷款管理实施细则,对信用好、业绩优、潜力大、确有真实需求的企业给予信用支持,有的放矢地防范金融风险。
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要进一步明确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评估,确定评估值与质押金额之间数量关系。同时,企业要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加强知识产权对企业贡献的数据整体分析,完善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运作;银行要建立贷款风险控制及补偿机制,合理设计知识产权质押信贷品种,简化该类贷款流程,利用相关中介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知识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