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商业模式 > 正文

寻找商业模式的新沃土:跨界与融合

2013-02-05 09:52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字号:小

    对于某些公司,产业融合和替代意味着“防火墙”崩塌,痛失护持,原有优势不复存在;但对于另一些公司,产业边界的消融却意味着难得的机会,因客户需求变化、底层技术和周边环境变化,为它们提供了重塑自己、甚至重塑一个行业的机遇。

    本刊推出的“第六届中国最佳商业模式”评选,聚焦于商业模式创新中密集出现的“反周期创新:跨界与融合”。越来越多的产品让我们无法按照沿革了数十年的产业划分去定义。小米手机属于手机制造抑或互联网行业?多利农庄算作农业还是服务业更准确?通过手机商城向城乡农民贩售日杂,应该称作SP还是零售业?

    数字技术就像一场波及深广的海啸,陆续地冲一个个海岸——零售、金融、制造、消费电子、物流、文化、传媒、旅游。在冲击中,原先的楚河汉界被弭平,高墙围栏被冲垮。众多过去被认为隔行如隔山的两家公司,突然之间彼此成为竞争对手;那些原先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可能一夜之间便瓦解了你所在行业的地基。变动不羁的时代下,一些以往被认为缺乏市场聚焦的行为,而今却成为必不可少的举动。

    而恰恰正是生于这些边界消失的地方,成为了这些商业模式创新的沃土。

    所谓“商业模式”,核心要素由三个问题构成:你卖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是你卖而不是别人卖?你如何从这种客户价值创造当中寻找到一种盈利的方程式?每个新的商业模式,都源于对这三个问题的行业通行答案的不满。而跨界者和融合者,可谓是对传统行业边界和行业假设最为彻底的颠覆者。

    当电器零售巨头苏宁提出要做“沃尔玛+亚马逊”,变身为同时拥有线上、线下两个渠道,销售包括家电、日化、百货等全品类产品的无边界零售商,几乎无人相信传统和线上这两种文化气质迥异的业务模式能够在一家公司身上兼容。但在苏宁看来,传统零售业早已有无店铺销售的直邮和电视购物形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成本更低、信息沟通更为高效的无店铺销售渠道,能够提升客户的购买和服务体验,在此基础上的任何大胆“跨界”,本质上,都是围绕“以服务为唯一产品”这一理念的“分内之举”。

    优秀的跨界型商业模式创新,最终目的定非简单的“旧市场+新市场”式吞并。跨界型商业模式创新的生命力,在于在这些“打破”和“颠覆”行为中,是否能够根据客户自身的需求的细微变化,对它进行还原。

    衣服、手机、汽车、电影,这些都是从供应者角度,对一个人所需的种种商品和服务进行划分。当我们身处跨界和融合的时代,任何传统产业逻辑下的商业模式设计,面对着一个完整而且不断扩张的消费者需求时,都未免捉襟见肘。

    因此,在设计一个商业模式的时候,是否从客户需求环节还原到客户需求链,通过跨界和融合再造一个方案,来更为完整周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链,就形成了跨界和融合能力的高下之分,更决定了创新商业模式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羽篪)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