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佛山一家小学的杨老师被媒体推到了风口浪尖,原因是这位老师对考试成绩低于98分的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必须写一份不低于100字的总结,于是,很多的社会人士纷纷指责老师这种行为是“过激”了一点,是“对孩子的伤害”,殊不知,从小教孩子直面自己的问题、总结自己的不足,训练小孩的分析总结和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最好的一种素质教育。我想,这些小孩长大后,一定会感谢自己在年幼时能够遇到这样的一位老师。
在我正在做咨询服务的几家企业里,尽管在去年底就布置了年度总结任务,可是,快到交总结报告的最后期限了,能够交份年度总结上来的人却寥寥无几,能够写出一份有分量的总结的几乎没有。原因不外有二——要么不会做、要么不重视。而不重视其实就是不会做,我想,要是这些人年轻时都能遇到杨老师的话,或者,学校多一些杨老师的话,也不至于很多人走上职场之后,连份总结都要去百度!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总结,就把总结当做一种任务来应付,更有人认为是上司没事找事瞎折腾。我想,大家一定见过竹子,或许也都惊叹于竹子的修长挺拔和坚韧无比吧。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细细的弱不禁风的竹子能够长得如此坚韧挺拔?我们不妨看看它的“竹节”就知道了——竹子每长一段,就会进行总结,把精华的东西“集结”在一起,然后用这种总结和沉淀支撑下一阶段的持续成长,这就是总结的作用。可以想象,要是没有这一个个的“竹节”,竹子还能如此坚韧挺拔么?也就是说,恰当的总结沉淀和积累,也就是一种再发之力。
做好总结其实并不难。一定要先总结自己的成绩,再总结存在的问题,最后,一定要提出解决和改善的方案。一个只会提出问题交给上司的人是不受欢迎的,一定会变成上司的问题。在总结成绩时,最后附上数据来做业绩证明,千万不要满嘴跑火车,千万不要用“处处彩旗飘飘”之类的形容词,以免上司看不起你。总结问题一定要客观,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少去指责别人的不是,因为只有智商低于80的人才会这样做。要是真的不会做,就去请教自己的上司,上司有责任和义务教你的。千万不要上“百度”,真正有用的资料别人是不会放去百度的。
在职场中,计划与总结其实密不可分,几乎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总结是计划的基础,计划又是总结的依据。也就是说,总结其实是对计划执行状况的分析和归纳,计划又是总结再提升。所以,会总结的人一定会计划,计划好的人也一定会总结。提升和进步就是在这种计划与总结、总结与计划的循环中进行着,人生也一样!在网上,有人总结了职场中的三大陋习——“对现有的工作不记录,对完成的工作不总结、对未来的工作不规划”,不总结就是其中之一,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总结是一种回顾和思考,只有思考才能让人显得睿智、只有总结才会让人不断提升,总结能力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职业能力。再说,人生也是处处都需要总结。当我们爬上一个新的目标之后,一定会稍作歇息之后,再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去冲刺,这种歇息实际上就是一种总结,很多时候,成功就是一种类似的不断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