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正在走下神坛,比如可口可乐。虽然仍有一些“拜金男女”炫耀推崇洋品牌,但网民们对此几乎是一边倒的讽刺声讨,足以令洋品牌们一扫往日威风。动摇洋品牌价值根基的,有两个致命原因:一是洋品牌全球品牌战略的失败;二是跨国公司认为自己是“超级公民”,自我意识膨胀。
长期以来,外企都将中国当作加工制造、试验基地而非重要消费市场,因而常犯如执行双重标准、歪曲或窜改法规等本地化错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的中心”,在媒体力量的聚光灯下,洋品牌光鲜外表下的阴暗一面遮掩不住了:家乐福的“价格门”、康菲的“污染门”、古驰的“虐工门”、西门子的“冰箱门”、沃尔玛的“猪头门”、HP的“欺诈门”等等,形式百样,不一而足。令人不解的是,几乎所有的洋品牌在面对质疑、指责时,态度都是一样的强硬,我行我素。丑闻缠身,麻烦不断。这是洋品牌的新形象。
洋品牌的自我意识膨胀也是动摇其根基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外国品牌的品质超出本国同类产品很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文化自信心出了问题,特别是在长期落后的情况下,洋品牌作为一种先进文明的符号受到崇拜 一直以来,很多跨国公司的洋品牌产品在众多消费者心目中是寄予厚望、信任度高、主观接受度高的“高端产品”,品牌溢价值远超过本身。不可否认,这些洋品牌起初进入中国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市场经济进程。但在成功背后,洋品牌也自我意识膨胀,认为品牌的光芒能让市场不再有杂音。于是,无视中国法律成为一种常态。
比如,在渤海湾溢油事件中,康菲公司根本没有把中国法律当回事,没有把中国海域权益当回事。联合利华被发改委罚款后,接着就无视发改委约谈而公然涨价。当然,最令国人不安的是质量安全,洋品牌们同样让我们深恶痛绝。如近年来,洋品牌奶粉频频出现质量问题。去年9月,雅培公司以产品可能受到甲虫污染为由,宣布召回在美国、波多黎各和加勒比海一些国家销售的品牌婴儿奶粉。今年上半年,韩国每日乳业部分产品被检测出含有福尔马林。此前,美赞臣、雀巢等一线洋品牌奶粉也曾曝出金属污染、碘超标等事件。
在国内的洋品牌都是高贵血统吗?“爱她就给她吃哈根达斯”这句在中国广为流传的广告语只会让美国人费解。为什么呢?因为在美国很罕见有哈根达斯专卖店,基本就是在各超市冷柜中和其他几十种不同冰激凌品牌挤在一起售卖。价格很便宜,大概两三美元,还不怎么受欢迎,多数时候还会因为口味不多而备受冷落。美国DQ冰激凌,在中国超过200家门店。相比之下,在美国本土的门店数量却少得可怜。二线洋品牌到中国升为一线,体现了洋品牌的海外营销策略。原来洋品牌的出身也是很“平民”的。
时代在变,一切都在改变,没有中国消费者的支持,洋品牌的全球化是不完整的甚至是失败的。如今洋品牌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炫目的光环也在慢慢褪去,随着中国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的提高,随着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中国法制进程的加快,洋品牌在中国已经远远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松了。
这个时代,品牌严重供过于求,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注意到了,“洋品牌”与“国际品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另一个角度说,洋品牌海外营销策略证明中国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市场。今天企业的市场竞争,就是品牌的对决。如果国内品牌能够抓住当前洋品牌信誉受挫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质量,相信消费者也会越来越接受国产品牌。未来我们的民族品牌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闪耀。
如何制定民族品牌的营销策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品牌定位要国际化
品牌价值需要与时俱进。以眼下市场上正在抢夺“林来疯”的商业品牌为例。它就极有可能是民族品牌国际化的一个切入点。有传播亮点——“我相信林书豪现在荣升为NBA新任‘华裔偶像’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央视体育频道篮球评论员于嘉认为,“他的谦和、努力和对信仰的虔诚,值得被年轻人所效仿。”有市场需求——目前国内所有知名运动品牌和国际品牌,均已盯上拥有亚裔血统的林书豪。要考虑市场背景和消费者本身的消费行为。有价值基础——具市场专家分析:“包括中国市场、个人的球队合同等方面,林书豪的身价差不多应在姚明的三分之二左右”。但是,这都是变数。事实上,福建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CEO已经亲自带队前往美国进行接触,试图与林书豪达成合同。
二、老品牌的更新
工信部发布的最新公告里出现了“上海牌”,新车包括CSA7200、CSA7300和CSA7240,这意味着“上海牌”首款产品将是中高级车型。上海牌、红旗牌轿车都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但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最近一直有消息称,“红旗牌”甚至包括当年生产越野车转型的“北京牌”,都在孕育复苏筹划之中。这不由得让人看到了中国自主轿车一个光明的未来。根据市场需求、时代要求不断推陈出新。才是企业最明显也最有力的进攻优势。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竞争日趋激烈,若不能及时创新,企业最终将被市场、变化所淘汰。真正的品牌能够牢牢占据消费者心智。品牌的核心价值与精神将更多的建立在消费者理解基础之上,品牌总是要不断适应多元化市场的需求。
三、正确认识品牌传播
在权威的世界最佳全球性品牌排行榜中,从亚洲脱颖而出的基本都是日本和韩国的品牌,而中国品牌却总是名落孙山。那么中国企业应向韩国和日本著名全球性品牌学习什么?学“神”而不是学“形”。年初在美特斯邦威的年会上董事长周成建在内的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管轮流上台发言,每个人都在为“消化库存”进行批评、检讨以及为接下来如何解决而表决心。为什么?截至到2011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的报表显示,美特斯邦威的库存为29亿元,在2009年这个数字只有9亿元。弱于品牌和设计,长于生产和本土渠道的开发。此前这些中国公司冀望于通过提升品牌和设计来赚取更高利润的努力大多并未成功,品牌的底蕴最终是要用实力支撑的,品牌升级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挑战在于,是否能够更加精细化的进行品牌运营。
此外,在中国品牌发展史上,注定有一个品牌要浓墨书写,就是“王老吉之争”——10年,品牌价值达到1080亿元、年销售额超160亿的王老吉。因为广药集团拥有强大的政府背景,广药集团拥有王老吉商标的内地所有权。广药集团和香港加多宝,两家争夺“王老吉”商标所有权的核心问题就是:如此低的商标使用费,让加多宝继续主导王老吉凉茶市场,这显然不是广药愿意看到的。不容否认,多加宝选择王老吉是取巧,这源于商机,广药要回王老吉是必要。这也是源于商机。不管结果怎样,王老吉总是我们的民族品牌,如何发展与共同做大,未来的路还会有很长。我们的国内品牌,不是在市场中厮杀中死去,而是在内耗中老化,我们可以想一想,再过5年,或是10年,我们的王老吉还能在市场上见到么?
在我们为品牌归属对簿公堂时,外企却在为技术产权问题而争夺。这是一种差距么?2月17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在与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诉讼战中取得一个回合的胜利,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当地时间周四发布禁令,禁止部分型号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在德国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