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渠道管理的实践方面华而不实,积弊已深。其中,尤以“深度分销”为甚。深度分销本身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实际是“密集分销”的另一说法。中国企业却将其奉为圭臬,胡乱套用,上演了一场一轰而上的闹剧。
深度分销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根植于中国市场的产物。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应当将营销组织架构不断下沉,从而提升终端的市场覆盖率和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带动产品的销售。在企业界,深度分销也常被称为“渠道精耕”。人们耳熟能详的“渠道扁平化”、“渠道重心下沉”、“去经销商化”、“自建终端网络”、“掌控终端”、“终端为王”等营销词汇,也是深度分销的“基因变种”或“旁系血亲”。
深度分销的“黄金时代”
毋庸置疑,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条件下,深度分销对于销售量的提升,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个中道理很简单,从下面这个简单的公式就能参透其中的原理:“销售量=网点数×单点卖力”。既然销售量与网点数成正比。那么网店数量越多,顾客购买概率就越高,销量就越大。深度分销的实质,就是企业营销架构离终端尽可能近一些,覆盖面尽可能广一些,终端网点数尽可能多一些。
从实战效果来看,深度分销成就了不少企业的既往辉煌。如康师傅、可口可乐等快速消费品企业就将深度分销理论运用得淋漓尽致:康师傅自从1998年开始实施第一版“渠道精耕”,据说到今天已经更新为第30个版本了;可口可乐从2000年的“101系统”发展至今,也不断深化、改进其分销模式,还发展出诸如手机订单系统和MEP系统等资讯工具,提升精耕效率,摆出一副誓将深度分销进行到底的态势。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贯彻执行,中国经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小城镇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乡镇和农村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为此,康师傅、可口可乐这些巨头们开始将深度分销的触角延伸到三、四级城市,在乡镇设立分销员,直接掌握乡镇批零兼营客户的订单。在这股风潮的带动下,几乎所有消费品的知名行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卷入深度分销的旋涡,像立白洗衣粉、白象方便面、旺旺食品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仅在乡镇设立分销员,还发起了向村、组进军的号角,被业界人士戏谑为“鬼子进村了”。
深度分销的拥趸们绝不限于快消品企业,手机行业同样为数不少。2001年,尽管国产手机在产品和品牌上都处于劣势,但是国产手机扬长避短,将渠道重心下沉到三四级市场,销量开始迅速提升,到2003年年底,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一度压倒国外品牌,委实风光了一把。但好景不长,由于产品力不强,品牌力不足,国产手机很快败下阵来。
从“营销利器”到“饮鸩止渴”
远观深度分销,给人的感觉似乎像一块宝玉,玲珑剔透,光彩照人,细细把玩,却是一面“风月宝鉴”,白骨粼粼,血泪斑斑。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深度分销就像壁立千仞的“三重大山”,企业早就不堪重负,甚至已经到了苟延残喘、行将就木的地步,如果不加以改变,毫不夸张地说:深度分销就是一味“毒药”其毒性主要有以下三点:
1.人事固定费用急剧攀升
深度分销基本就等同于“人海战术”,技术含量不高,是“劳动密集型”的活儿。深度分销的“度”越深,就需要越多的人员。人员越多,人力成本就越高,常见的深度分销人员配置可分为以下四类:part-time(短工):如商场导购、理货、零促人员等。属于企业销售组织的最前沿,上述人员一般直接配置在经销商、分销商那里;full-time(长工):固定线路业务,有的企业将其称为助理业务。他们负责乡镇分销业务、封闭渠道业务。一般由当地的经销商招聘,厂家负责培训。
正式业务代表(正式工):厂家派驻经销商处的销售顾问,属于厂家正式编制,俗称“御林军”。负责洽谈企业与经销商或分销商之间的资金流、信息流等事宜,并督导短工和长工的工作。经验表明:1个50万人口的县,应当配置2~3名业务代表;市场监督管理人员(监工):属于企业的管理体系。为了构建深度分销体系,企业营销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加。如何管理好新增的队伍成为新的课题。原有的管理层忙不过来,只有额外再增加一个层级,起到督导的作用。
当今中国人口红利消量递减趋势,劳动力成本大大提升。如今若不能开出适合的工资,基本别想招到中意的业务员。快消品企业五年前的人事费用率仅4%~5%,而眼下很多企业已经早超过了业界通用的7%的警戒红线。
2.变动成本成“超级黑洞”
人招进公司之后,总得做事情。这必然导致变动费用的增加。开发终端、维护终端、终端促销等众多名目的费用,一涨再涨。统计显示,增加一位员工所带来的变动成本,往往是固定成本的3倍。笔者调查过很多实施深度分销的快消品企业,“销售增长率”往往跑不赢“变动费用增长率”。这必然导致企业经营体质弱化,盈利能力下滑。
3.灰色营销
加人易,管人难。业务员常年在外,倘若自主性和自律性较差,倘若缺乏有效的远程管控手段,白条、拖欠、合伙套利、伪造等“灰色营销事件”必然不断出现,一个业务员辞职,背后常常就是数万元的坏账或应收账款,这极大侵蚀了企业健康的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