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多远?刺猬理论给出了最贴切的答案。但同时,工作团队形式的不同也将决定管理距离的远近。
传统型团队
这种模式是我国中小型企业通常采用的模式。一名经理,配合几名主管(通常不超过4名),然后每个小组在有5-10名的员工。这样的管理构架比较符合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大部分管理教材是为了这类型的组织而设订的。同时,这种组织相对来说也有较强的可控性,所以在我国,尤其是管理能力相对落后的企业比较喜欢这种模式,因为这对于企业拥有者来说是有较强的安全感的。
另外心理学家也经过研究表明,在这种传统型团队中工作的领导者要想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较为亲密的关系,这样容易赢得下属的尊重,下属在工作时也愿意从领导的角度出发,替领导考虑,并尽可能的把事情做好。但同时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尤其在心理距离上。这样可以保持领导的神秘感,而且减少下属或下属与下属之间的胡乱猜疑,避免不必要的争斗。但有以下两种情形还要区别对待。
1.当你只有一个下属的时候。
在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企化部、客服部等部门的人员往往都很少。大多数都是一个经理带着一个“兵”或着两个“兵”。在这个时候往往两者之间的距离很亲近,有种共生或相依为命的感觉。这时的管理通常很简单,不必使用过分复杂的管理技巧和手段。多数时候只要经理吩咐,下属就会照做,但在绩效上的效果通常不会很好,但还可以完成。因为员工和经理的距离很近,经理通常布置工作后不好意思催促或监督下属工作,即使有时不痛不痒的说了几句,也因为关系亲密被忽略了。
所以在这种条件下的管理最应该注意心理距离的问题,在工作中不应经常带有日常的感情,并不要交流过多关于个人的隐私问题,虽然这对增进感情很有好处,但由于过分亲近又没有竞争的压力,如果在加上管理不当,会造成工作拖延、懈怠,绩效低下等不良现象。
2、当你有几个下属的时候。
情况通常会很复杂,假如你的下属是和你一个办公室,也就是说和你在一起办公时。这时,你的下属通常会分为几个不同势力的小圈子。圈子的中心就是在你面前的红人。当然也可能出现最不好管理的几个人围成一个小阵营。这个时候领导最重要的工作是平衡自己与各个阵营的关系和距离,而不是只局限于与各人的关系中。
通常要注意的就是日常工作的安排是否合理、绩效考核是否公正、公平和与每个红人之间距离的问题。但无特殊情况下,领导者要尽力保持各个阵营的势力均衡,避免某些阵营势力过大,无视管理者的权威,造成管理的困难和不便。同时又由于大家日常在一起工作,领导也要注意和下属沟通的亲密程度以及次数,但正式的沟通或工作安排则不必要回避,以免引起下属的误会或不必要的猜想。假如你的下属不经常和你工作在一起,比如大多是企业的销售部经理和销售人员,这就又要复杂一些。这时实际上你对员工的工作情况和思想情况掌握的并不会很多。
自我管理型团队
这种团队是当今较流行的团队。通用汽车公司、施乐公司、百事可乐等都是推行自我管理团队模型的典型代表。这种组织通常很强的团队精神,但是也有其不完美的地方。相对来说,组织内部成员管理起来比较混乱。大家都觉得自己无权干涉对方,或这件事情不是由自己负责,所以不该过问。但如果你是这个团队上一层的管理者,你就要非常注意对这种团队的监控了,当然也包括授权工作。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让组织中成员感觉你对某人的偏爱,甚至在组织成行成潜规则。
但同时,你又不得不和组织中部分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更甚者是私人关系,以便更好的了解到组织的一些决策和大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并把这些情报类的资料作为日后管理和决策时的参考依据……所以在这样的团队中,管理中通常在表面上和员工保持近似相等的距离,但在私下,又不得不有所进一步交往。
问题解决型团队
这种团队通常并不一定要在一起工作。但他们可能每周抽出几个小时去讨论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如何增加销售业绩等组织上的问题。比如说项目小组或80年代在欧美盛行的质量圈。工作在这样团队中的管理者,平时并不需要较多的管理工作。
通常人们更关注领导者的权威、协调能力和决断力,所以通常他们对组织中领导与成员的关系并不很在意,他们更乐意于把领导与成员友好的关系看成是一种纯私人的交往,因为他们通常认为自己不会在这个组织呆的很久,今天的领导关系可能转眼就不存在了。所以通常这种团队的领导与成员关系可远可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