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十二届北京国际车展已谢幕,“忙”和“盲”成了现在车展的两大特点。记者忙、厂商忙、观众忙,同时整个车展在忙碌中显示出“缺乏主张和个性的盲”。
4月23日,媒体日首日开馆,不到8点,穿梭在展馆外围的人声鼎沸。一身正装的企业高层,也只得下车步行好几公里进入展馆。而当我们在媒体登记处抱怨领证速度太慢的时候,工作人员却问:“知道今年有多少记者申请媒体证吗?一万多。”
的确,两年前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车展,就有1564家国内外媒体的12500名记者到场参观采访,今年的规模绝对盛于往届。从参观人数上看,2010年,共有78.56万海内外观众入场参观。当时有人做过测算,细细看遍展馆里的各展台以及重点车型,至少需要8小时的时间。78万观众,叠加8小时的参观时间,北京车展怎能不异常忙碌?
而相比观众的“忙”,厂商则更加忙乱不堪。梳理北京车展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到,自1990年第一届北京国际车展举办开始,直到2006年,当年北京车展上首次出现了“全球首发”的车型,这成为其迈向国际车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今年车展上,全球首发车120台,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6台,分别比上届车展增加了31台和22台。“首发”之于一个国际车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对本土市场的最强烈的“示好”。但对于参展企业来说,“首发”车型的工作量,则从以往简单“搭台唱戏”,展卖产品,演变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战略车型讨论到签署保密协议,运输车辆,设计展台,公关宣传,样样工作都须倾尽全力。厂商的忙碌,无疑为这个国内顶级、全球六大国际车展之一的“盛会”披上了华丽的外衣。
记者眼中车展的“忙”,则是另外一种景象。早先我们看车展,热闹和亮点多集中在看豪华品牌的车型在车展上如何被抢订,全球领先的汽车品牌又推出了哪些前瞻技术,可以说,一个车展看下来,并不忙乱;再后来,参展企业几乎都开始借车展发布新品,自主品牌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尤其是在2006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奇瑞和吉利的展台规模剧增,仅奇瑞就展出了十几款车型,我们逐渐找到了“主场”的感觉。如今,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逐渐成熟与壮大,作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对于各大企业都有着极其明确的战略地位。北京车展,我们不再需要去担心参展产品的“品质”,这些所谓的“新品”,或者是代表企业前瞻技术的“概念车型”,无不隐藏着企业“投石问路”的策略。我们现在几乎需要认真看遍1125台展车,才有资格说,看懂了这届车展释放出的“信号”——未来各企业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以及其在全球市场以及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都可从车展中一见端倪。
当然,北京车展在裹着喧嚣忙碌的外衣下,仍难褪去“缺乏主张与个性”之“盲”。与同为全球A级车展的法兰克福车展、巴黎车展、日内瓦车展、北美车展和东京车展相比,这五大国际车展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而北京车展除了规模大、展品多,观众多,并无明确的“调性”。从根本意义而言,对全球汽车市场引导力微弱。
事实上,海外车展并非以规模取胜,观展的多为媒体与专业观众,车展实则搭建的是一个业界互相交流与学习,以及寻求合作的平台。而国内车展上,最希望看展,了解业界动态的企业高层,却被一个又一个采访拖住了时间,他们似乎更看重在这个最具活力的市场上,如何抓住机遇宣传自己,提升品牌。但从问题的另一面来看,我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也还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来吸引全球领先汽车品牌领导者的目光。
我们期待有一天我们的展会,真正是业者探讨行业发展,诠释未来发展趋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