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发牢骚,是常态更是禁忌。牢骚话最大的用途是发泄不满,并不能指望它真正改变现状。无论你在抱怨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传递一种负面情绪。很多职场牢骚者数年如一日地抱怨,却还是忍受着低薪水和毫无升职机会的岗位。除此之外,还成为同事不待见的“万人嫌”。
无可否认,每个人都有牢骚。就像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所说,当你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势必想得到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一旦满足未能实现,不满便发酵成了牢骚。职场上的不满,大多来自所得与所付的失衡、自我价值的实现受阻、人际关系的受挫。当你期望的薪水待遇遥遥无期、终处在一个被压制的职位,或者处理不好和领导同事的关系,那么,你很可能成为一个不仅满腹还是满口牢骚的职场人。
将牢骚化为行动
13年之前,胡琳大学毕业的进了一家民企。当时的民企不像现在这么正规,她每天忧心忡忡地抱怨:为什么公司连养老保险都没有?后来,她跳槽到一家国有企业,该有的保险都有了,她却有了新的牢骚:工资怎么这么低?再后来,她去了一家外企,成了当时别人羡慕的“白领”,但发现自己依然心存不满:每天忙不完的工作,还让不让我结婚生孩子了?
胡琳13年的职场生活,有10年是在牢骚中度过的。第10年,她终于意识到背地里的牢骚是没有用的,而当时,她又非常想生孩子,于是,她闭上了嘴巴,径直敲开了老板的办公室。鉴于她平日的工作业绩,老板告诉她,只要她怀孕,可以随时准假。
事实证明,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永远比发牢骚要高明得多。当你的待遇迟迟得不到提高,不如做出一些成绩后,再向领导提出合理要求;当领导对待你不公正时,不如在恰当的时机,勇敢地告诉他你受到了伤害;当同事老是动用你的物品,温和地告诉对方你不喜欢这样。
能否对自己的职场现状作出正确评估,也是影响职场心态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工龄、同样的待遇、同样的工作量……在一切都同等的状态下,对自己做出过高估计、而又不愿通过努力去改变现状的员工不容易拥有良好心态。而那些能对所得和所付、眼前利益和长远目标进行正确衡量的员工,一般会将不满化作行动,争取机会或另谋高就。
祸从口出的牢骚话
职场心理学家认为,牢骚者之所以不被人喜欢,是因为会令听者陷入情绪的焦躁,不仅令自己,也令周围人失去行动力。但牢骚话的危害不仅仅如此。
小黄心直口快,她的老板又是个难以沟通的外国人,这些注定了她是个爱发牢骚的职场人。有一回因为一个报表数据,无论怎么解释,老板就是无法接受。回到办公室的小黄,气呼呼地把文件夹摔桌子上,发起了牢骚。而平日里会附和几句的同事们,却悄无声息。她回头一看,老板就站在门口。老板一字一句地说:我是想来跟你道歉的,那个数据是我弄错了。但很不幸,我看到了你的另一面,我无法接受。
祸从口出,才是牢骚话的最大危害。如果你做不到,不如选择沉默,或者选择离开。这比让别人听到你背后的牢骚要高尚得多。但是作为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职场中度过的人来说,职场牢骚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牢骚怎么发?上个案例中胡琳的办法是,把牢骚带回家,说给自己的亲人听,是最安全的办法。她非常感谢父母听了她10年的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