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败原因:天灾和缺乏创新
在解释巨亏的原因时,索尼、松下、夏普等厂商无一例外地将原因归结为日本大地震、泰国水灾和日元不断升值。
地震、水灾等天灾确实让日本电子业损失惨重,索尼、东芝、日立、佳能的厂房受损,订单无法完成,影响整个IT产业链的运营,直到2011年年底,地震、水灾给日本电子业带来的冲击才最终得到化解;而不断攀升的日元汇率,更是让日本电子业雪上加霜。2011年年初,一美元兑换83日元,到2011年底,这一数字变成了76、77左右,8%~9%左右的升值幅度,不但大幅降低了日本电子产品的竞争力,也让日本电子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汇兑损失。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地震、水灾、汇率等因素不过是导致日本电子企业陷入困境的外在因素,真正让日本电子业遭遇滑铁卢的,还是内因。
倪光南告诉记者,日本电子业由盛而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从科技方面考察,日本企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不足,使其创新能力大大低于美国的同行。因此尽管在技术平稳发展的阶段,它们可以将技术和产品做到极致,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但在技术急剧变革的时期,在需要发展全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它们就显得反应迟缓,不能引领潮流,而只能做追随者。“日本电子业的弱点还表现在重硬轻软,不够全面,在当今软件、服务、商业模式等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硬件见长的日本电子业在竞争中就感到被动、受制于人。”
IT评论员、DoNews总编辑洪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日本电子产业的整体下滑,主要还是由于日本企业错过了行业的变革。以手机业为例,全球移动产业都在积极应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而日本企业长期满足于原有的封闭的产业环境,对变化缺乏感知和准备。另外,也由于对环境变化不敏感,日本企业在新技术的研发和布局上,也明显落后于三星这样的韩国企业。这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剧烈的产业变革,也凸显了日本企业在互联网产业中的弱势地位。目前日本企业仍保持优势的数字影像和家庭娱乐领域,如果不能积极迎接变革,也将遭遇严峻的挑战。
在日本,近50年来,在电子行业都没有出现“黑马”。当新技术出现时,松下、索尼、夏普、富士或日本电气就会设立新部门。这些公司往往会在过去和将来之间犹豫不决,延缓了创造性破坏的进程。
在一片看空日本电子业的声潮中,着名产业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日本经济学会理事白益民也指出,日本电子产业整体并非衰落的,需要全面综合看待。“我们不能只关注这些衰退的企业,照相机、摄像机、复印机等市场目前仍然是日本品牌在垄断。实际上日本在整体的电子产品行业方面并没有太大衰退。”
由盛转衰,在全球中不断失去话语权是目前日本电子业的现状。因循守旧,没有把握市场先机即时革新是日本电子业衰落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