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红罐王老吉大获成功,很多人开始“一边倒”,认为商品成功的秘诀在于全力以赴地“押宝”到一个商品上,“定位”派观点更加推波助澜——心智讨厌复杂,喜欢简单,王老吉外现的成功案例与定位理论内在的理论支持,使得做“大单品”成为一种潮流。
从一个极端跳出往往容易跳向另一个极端。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极易把一个商品的成功与否跟“多品”和“单品”扯上因果关系。倘若纠结在这个二元思考模式里,也就无从找到问题的真正答案。事实上,一个商品的成功与失败,跟单品或多品没有必然关系。采用多品或者单品完全取决你的现实情况,你完全没必要比葫芦画瓢去模仿王老吉,刻舟求剑地膜拜、模仿注定只能是三流商品。
要做单品或是多品,你至少要根据以下三种情况来决定。
“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需求
对于“标准化”需求,建议采用单品路线。尤其是食品饮料类产品,走单品更加清晰。
红罐王老吉为了维护自己的识别不舍得开发胶瓶装。甚至为此付出巨大代价,让和其正的胶瓶凉茶抢走了红罐王老吉一直置若罔闻的二线市场,除却红罐王老吉对自己形象识别的坚守原因外,应该跟红罐王老吉的核心消费时机--餐桌有关,在餐桌上喝凉茶,铁罐足矣!用不着节外生枝开发胶瓶装,惑乱识别不说,还增加了成本。与可口可乐相比,红罐王老吉对单品坚守得有些较真。
从整体来说,饮料和食品是适合走单品的,但商家往往从做生意的概率角度来思考,不敢冒然孤注一掷把赢面都押在一个产品上,还有就是从配送层面来看多品也可以降低单个产品的成本,甚至在货架的陈列效果上,多品总比单品显得更抓眼球,所谓“货卖堆山”正是此理。
但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食品饮料的多品战略无疑显得更有吸引力。然而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更清楚当下是怎么回事,当我们迷失在超市货架里的时候,当我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无所适从的时候,这时候你我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面临的是决策的困惑,我们多么希望有一个标杆能让我们立竿见影判别商品的优劣,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一甄选商品。所以这个时候,你就明白“大单品”的意义何在,看花了眼怎么办,干脆买那个最容易识别的,大家经常买的那个商品,反正不会错。既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决策的风险。
在纷乱的商品堆里,在消费者缺乏评判标准的条件下,单品战略无疑是鹤立鸡群做法!但即便这样子,也需要商家有足够的勇气,敢于放弃降低配送成本的风险,想想看,红罐王老吉可是卖的3.5元,单品的风险成本已经包含在了3.5元里了。
对于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则建议用多品战略。
以女装为例,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单品概念,极少有女装品牌能突破5%的市场份额,为什么?因为女装需求本身就是个性化的需求,如果有那个女装品牌超越了5%的市场份额,那女人们撞衫的几率就增高了,你比我更明白撞衫对于女人是什么滋味,所以这类商品必须是多品的,单品做法与行业本质简直是背道而驰。
汽车行业,现在也进入了个性化的需求时代,所以打造单品称霸也成为不可能了,让汽车进入千家万户老福特功不可没,其打造的闻名天下的黑T车是头等功臣,福特通过扩大生产线,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让占据美国人口多数的中产阶级都拥有了汽车,成功乃失败之父,老福特驻留在自己的成功经验里放言:无论你需要什么车,我只生产黑T车。
通用很明显抓到了汽车的个性化需求,大多数美国中产阶层在满足了“有车一族”的身份后,逐渐对个性化有了需求,通用正是抓住了这一最佳时机出产了:雪佛兰、庞蒂克、欧宝、别克等等一打个性化品牌。
想想看美国的过去跟我们今天何等相像,捷达以自己死板的、标准化的样式曾经一度统御中国市场,多年保持销量第一的殊荣。虽然今天销量仍然名列前茅,但市场份额却在不断下滑,为什么?跟当初美国的黑T车一样,也面临着个性化的需求!捷达在我们的印象里几乎成了的士的代名词。有谁愿意自己的家轿是出租车呢?
执拗的德国人也不再迷恋于汽车本身,虽然甲壳虫仍在坚持,但却是以时尚角色进入到我们的生活,迈腾、速腾、帕萨特、斯柯达晶锐、宝来都在涂脂抹粉赶时髦,甚至途观也不耻下问开始向韩版的途胜效仿。
我们再看看奔驰,奔驰也放下了高级商务轿车的贵族身段,而是一下子开发出许多款式,变得外向和开放起来,甚至让我们有点一下子接受不了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