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新进职场的“85后”、“90后”对企业来说是生力军,然而,他们对自己内心的过分关注、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却使他们显得太过年轻,与职场“规则”产生代沟。专家认为,对于“85后”、“90后”来说,除了个性以及无畏精神,还需要有颗成熟的心。
上司困惑:谁才是真正的老板?
提及公司最近新入职的“85后”、“90后”员工,身为某金融行业CFO的吴先生颇有感慨:“与‘70后’比,他们更注重自我,更需要甚至急于被认可;与‘80后’相比更为独立,思想则更为超前更为个性。这个年龄的人做任何事都要有性格地做,不然宁愿不做。”
吴先生认为“85后”最值得赞赏的地方,是在工作的时候更愿意独立地承担,告诉他们工作目标是什么,只要他们内心愿意干,一般不需要上司的监督或者推动,往往会很主动很积极地完成工作,而且也会比较有创意。“但是不是老板要的他们一概不管,那是他们想要做出来的结果。”他补充说。
在合作方面令吴先生最不能忍受的是,他们工作中太注重自己的个性和想法,特别随意。安排给他的工作,如果不是他喜欢的,往往效率会非常低下,能拖则拖,甚至会直接问上司,为何我要做这种粗浅的事情?吴先生表示,“他们往往不会考虑老板和上司的感受,而是按照自己的心愿来工作,老板的想法就是门口的一块石头,不值一提。还特别喜欢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常郁闷:究竟谁是老板?”
在吴先生看来,新员工进来后,其实迷茫的是老板,虽然谈不上恐慌,但上年纪的上司们都颇费心思,原来的规矩往往受到挑战。的确,有时他们的想法有助于破除成规,但是多数情况下,他们以挑战的姿态对待一切,上司往往要考虑原来的激励方法和管理方法是否对他们有效。“个性和无畏是他们的标签,有理想就会付出行动,如果有颗‘70后’成熟的心,将是完美的合作伙伴。”吴先生最后总结道。
“菜鸟”心声:公司可以换 内心最重要
小晴今年毕业,目前在一家电视台担任编导助理,初次见面,只见她衣着时尚,卷发飞扬,短裙皮靴看似成熟,一款粉红色的限量版“HELLOKITTY”手提小包却透露出她的年龄秘密。出生于1987年的她跟记者强调自己是“85后”而非“80后”,因为“我们比他们更有个性”。
小晴出生于小康家庭。当年考上大学后读的是与传媒相关的专业,毕业后经爸妈的关系,直接就进了电视台,从低做起,工资不算太高,但比起还在城市中彷徨找工的同辈们已经好得太多。按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现在没房贷没车贷,没家庭没孩子,就一个亲爹妈。而我正值小青春,大好时光没有生活压力”。
面对高涨的房价,小晴坦言自己从来没购置房产的压力,她家在城内和市郊各有一套房子,所以她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地加入“月光族”,自己赚到的钱只管自己花。小倩对记者说,她不会为任何事情屈就自己的想法,做人和工作都一样。“如果哪天我觉得工作干得不开心,或许我会辞职,不是我不想奋斗,可我总得找到自己奋斗的价值所在”。
专家视点:遵守职场规则 做好短期规划
“85后”、“90后”在求职时,不少人态度不错,面试守时,并且有自信。尤其是几个85、86年的毕业生,约面试时,还主动问电话、地址、联系人。相对而言,90后的求职者则令人感觉不太靠谱。比如一个“85后”及一个“90后”的助理,负责分析数据、制订方案。“85后”的助理会执行运营总监的任务,在有分歧的地方会主动与上司沟通,哪怕最后还是有分歧,他也会按着上司的思路去做。而“90后”的员工,总会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并且一直试图说服上司按他的思路去做,任务总是无法如期完成。
从公司的角度看,运营总监的能力和经验都比他们强,每当有分歧时,一定是按总监的决定去做,这就是职场游戏规则。后来,他们都离开了公司,这名“85后”员工如今在另一家企业当运营主管,并且已经有猎头盯上他,有更好的空间等着他发挥;“90后”的职员则转行了,继续做一个执行者。专家认为,相对于“90后”,“85后”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好,并且肯从低做起。
那么,“85后”应如何进行他们的职业规划?专家认为,每个人一生可能要工作三四十年,转换不同的职业,“85后”进入职场两三年,谈不上长远的职业规划,但可以做短期规划。
首先是通过商务场合拓宽同龄人的交际圈。今天同为职场小字辈,交流会轻松,他日或许就成为合作伙伴,这种共同成长的经历是不可替代的。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判断是跳槽还是留守。千万不要仅仅因为其他公司开高一点的薪酬就跳槽,也不要仅仅因为现在的公司涨你15%的工资就续约。别人会因为你是熟手技工而给你开高些的价格,但排在你身后的有更多熟手技工,最终你会变得不再有竞争力。
专家建议,“85后”应该尝试涉及管理、带队、策划商讨、提意见的工作,哪怕只是一个三人小组的组长或者某类小业务的负责人。不然,工作两年后还只是一个言听计从的执行者,没有自己话语空间,就会悔不当初了。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85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