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什·卡拉达格利奇
米洛什·卡拉达格利奇刚满29岁,出生于黑山,他刚刚获得英国《留声机》杂志2011年“年度青年艺术家”和“最佳畅销古典专辑”两项大奖,他与DG公司签约的首张古典吉他专辑《地中海情深》(Mediterraneo),让他一跃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音乐家之一。
虽然古典吉他界充斥着这样的夸张:你去一场吉他音乐节会碰到一票有天赋的小子,第二天的报纸标题就叫“古典吉他界的新英雄诞生了”;另一种悲观的说法则是:在塞戈维亚、布里姆、威廉姆斯等大师的辉煌过后,“吉他已死”。“但米洛什是一位真正的世界级吉他表演家,”《古典吉他评论》写道,“他的超凡魅力会让他前程似锦。”
《地中海情深》这张古典吉他专辑倾注了他浓浓的思乡之情,其中的《牧羊人组曲》是最具代表性的。这是一组由意大利作曲家多明尼克尼创作的组曲,共分四章,初时缓慢优雅,渐渐气势磅礴。米洛什说它让自己想起家乡的那片海。《地中海情深》面世后,引起了音乐界的极大关注,不单是欧洲,就连对古典吉他不太感兴趣的美国也出现了排长队等待米洛什签售的情景,他的音乐会更是场场爆满。一位专业乐迷说:“我喜欢他安静的演奏,没有太多卖弄技巧。与布里姆那些大师相比,他的手指在琴弦间过度得很安静。”
米洛什出生在黑山的海边小镇。在他儿时的记忆中足球场只有守门员一个位置是属于自己的,“我对踢足球毫无兴趣,守门员有更多的时间去幻想自己在万众瞩目下登台演奏音乐”。他很小就已显露出音乐方面的天赋,“虽然也学过钢琴,但钢琴实在太贵了,不是我家能够承受得起的”。
父母卧室衣柜上的一把破吉他引起了他的注意,它布满灰尘,还缺弦。“当我头一回拿起那把吉他,装成摇滚巨星的模样时,我说:‘这就是我想演奏的乐器!’”第一次听到父亲收藏的老黑胶唱片中西班牙大师塞戈维亚的精彩演奏时,他便做出了决定,“我将以演奏吉他为生”。
平静的小镇生活却被战火打乱。90年代初的巴尔干半岛烽烟四起,当时还属于前南斯拉夫的黑山虽然没有经历波黑或科索沃的恐怖,但也无法置身事外。“到处都是战火,”米洛什回忆说,“这是一段很可怕的时期,我记得有些一起演奏音乐的孩子的父亲在战争中丧生,因此战争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幸好我的父母非常棒,即使所有店铺都是空的,一切都让人感到沮丧,他们至少让弟弟和我觉得自己像个王子。”
对于米洛什和他的家人而言,音乐让他们感到安慰,并有了寄托。“我将生命交给了吉他,我能够从中找到快乐。因为我不是被逼着每天练六七个小时琴,我和同学一起上学,和他们接触。”吉他给了米洛什自信与快乐。
随着战火渐熄,米洛什迎来了音乐生涯的转折点。他前往意大利,参加著名古典吉他演奏家大卫。罗素的大师班。怀有雄心壮志的米洛什需要听听吉他界顶级大师的指点。大卫·罗素建议他到伦敦就读皇家音乐学院,就像当年他本人的儿时经历一样。米洛什决定听从建议,“对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这是重大的选择”。
16岁那年,米洛什终于走进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的大门。此后,他的身影不断出现在琉森音乐节、威格摩尔厅、普赛尔厅等重要舞台上。他在伦敦也收获了不少奖项,包括2002年的艾佛尔。梅兰奖、2005年的朱利安。布里姆奖。他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得到查尔斯王子颁发的音乐奖“王子奖”的吉他演奏者。
毕业后,他仍需为生计打拼。“为了获得乐评人的注意,我参加了很多场音乐会的演奏,但那些都是免费的。为了赚房租,我连轴转地给小孩子教课,甚至还到游艇上演奏。”2011年,米洛什迎来了机会。著名的古典唱片厂牌DG发现了他,并与他签约。要知道,DG上一回与古典吉他演奏家签约还是30年前的事。
米洛什认为《地中海情深》代表了自己的过去与经历。“黑山处于多种文化的交汇处,这也是那些伴随我成长的音乐如此有趣和多样化的原因。这张专辑反映了我的性格——告诉听众们我是怎样一个人。”米洛什说,“我生活的地方和东地中海地区都受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影响长达500年,因此东、西地中海地区之间有非常明显的不同。我正是站在两者之间,而我想把这一点呈现在专辑里。” 米洛什期待他在DG的首张古典吉他专辑,能带给听众清新的感受,为吉他这件美妙的乐器带来新的复兴。
收录的曲目里,有格拉纳多斯(EnriqueGranados)、阿尔贝尼兹(IsaacAlbeniz)、泰雷加(FranciscoTárrega)的作品,也有希腊作曲家提奥多拉基斯(MikisTheodorakis)的曲子,以及一些土耳其音乐、全新编曲的黑山民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