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餐饮旅游 > 正文

晏奔:旅游业与移动互联网将加速融合

2012-01-17 16:41来源:环球旅讯字号:小

  晏奔,现为北京君达信咨询公司执行董事和总经理、北京智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期关注以旅行社、航空、酒店、景区、在线旅游运营商为代表的旅游产业,对旅游行业有深入的研究。

  展望未来几年,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有望与旅游行业加速融合,并正式拉开旅游市场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的序幕。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数量的增加,移动互联网已逐步渗入旅游业,成为旅游业界关注的焦点和追捧的对象。展望未来几年,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有望与旅游行业加速融合,并正式拉开旅游市场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的序幕。

  目前看,其驱动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迎合了目前我国旅游业高速增长的内在需求。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主要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增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手机上网人数已从2006年的1,700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30,273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105.42%,手机上网人数占整个网民的比例已从2006年的12.41%上升到2010年的66.24%。据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前10个月,3G用户净增6346万户,达到1.1亿户。而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三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和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预计到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将达33亿人次,入境旅游1.5亿人次,出境旅游8800万人次。而目前我国旅游行业长期存在的信息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十分突出,未来的转型发展需要得到新技术的支撑。在此背景下,旅游业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相互结合、并驾齐驱,有望加快两者的发展进程。

  2.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已受到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第五条提出“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第十条提出“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去年12月9日,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工作座谈会在苏州召开。会上强调,智慧旅游是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智慧旅游所需要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便携式上网设备等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发展的技术基础。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移动互联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有望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

  3.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以及方便灵活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特殊需求。

  旅游市场对互联网技术在空间上的随机性以及时间上的紧迫感要求较高,游客既需要随时随地对出行信息进行查询,又需要得到所在地的其它相关信息,如当地的文化、周围的商店,特色地商品、景点和饭店等。而旅游社区的出现,使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更是融合了LBS(基于位置的服务)、SNS和微博的相关特点和服务,受到了旅游爱好者的欢迎。游客不仅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发布途说、拍照片、与朋友分享户外旅游经历;还可以在陌生的地方查看相关旅游信息,寻求帮助。这些都能更大限度地、更好地满足游客在旅行过程中的需要。

  受政策推动以及行业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相关企业对移动互联技术已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冲动。各大在线旅游运营商纷纷加大相关的投入,除了将传统的旅游业务放到移动终端上之外,还纷纷推出了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平台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此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如艺龙网推出了“今日特价”产品,去哪儿网推出了“夜销”产品;携程网近期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全日特价”,这些产品在满足旅游者对自由、个性化需求的同时,都能随时随地为旅游者提供酒店、机票查询及预订、航班动态查询、景区门票预订等各项服务,致力于让旅游者在旅游中体会更贴心、便捷的移动旅游服务。与此同时,国航、东航、南航、海航、深航、山航等航空公司,以及如家、7天等连锁酒店也纷纷推出手机预订服务,以此加大对市场的争夺。

  从目前情况看,基于无线互联技术之上的旅游服务有望得到高速发展,其中提供综合、全面的一站式服务有望成为未来国内OTA市场发展的主流。而对于传统的旅行社以及航空、酒店供应商而言,也应该顺应市场的发展,根据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适时推出相关的服务。据君达信咨询估算,未来几年内,国内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旅游服务市场有望以年均三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至2015年,整个市场有望达到4000亿的规模,在此过程中,相关的企业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是,移动互联网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仍将面临一些挑战,如能够实现在线预订的手机用户还比较少,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等。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