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大癫狂:集体妄想及群众疯潮》
短短二十来年,中国股市历经风雨。在股市一轮轮的潮涨潮落中,除了成就少数财富大佬外,大多数的参与者灰头土脸。投资也好,投机也罢,大众既非弱智,也非神经病,起码的常识、理性和智慧都有,但为何结局悲催?这不得不让人思考,更逼迫人们思考。所谓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在哪、源自何处、如何控制和避免?
《财富大癫狂:集体妄想及群众疯潮》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究历史上癫狂财富故事的窗口,也将为我们提供诸多的教训,给予必要的警示和告诫。本书成书于1841年,作者查尔斯·麦基(1814-1889)已经去世超过一百年,但却是学院派和投机者公认的三本必读投资文献之一。本书所编辑的具体历史故事虽然不一定能够得到考证,但以真实历史大事为背景的“故事”——一百年前群众财富癫狂症的三大典型案例,密西西比计划、南海泡沫、郁金香三大事件——仍然充分揭示了人性盲目跟风及受贪婪所驱使而疯狂的秉性。
1634年-1637年,荷兰的郁金香球茎价格在短短时间内上升几倍,稀有品种炒至天价,无数人倾尽财力参与投机。至1637年价格崩溃,投机者损失惨重。甚至整个国家的商贸大受打击,经过很多年才得以复苏。1720年,以国家的贪婪为标志的密西西比计划,在密西西比黄金的诱惑下,凭借法国政府赋予一个叫做约翰·劳的人的权力,大量发行纸币,在为法国政府偿还和转嫁巨额债务的同时,凭空地制造出和股票(包括纸币)为媒介的巨量虚拟财富,整个国家为之妄想、癫狂。而当黄金美梦破裂,所有的“财富”化为泡影,一去无踪。同年,英国依葫芦画瓢地采取法国的“以债换股”做法,成立南海公司作为融资窗口,发行股票收购国债。交易完成后,原本的国债持有人变成南海公司的股东,公司变为国家最大的债主。如此的债务、股权结构安排,根本没有起码的储备保证和市场支撑。结果就是全民追逐股票,股票价格猛烈上扬,而一旦链条断裂,结局不言而喻。
如今,对比各国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甚至实物产品市场,以金融危机为代表,“羊群效应”所体现出的人类集体性发疯、癫狂随处可见。而国内普洱茶市场、房地产市场、玉石市场、大蒜市场、赌博甚至公益性彩票,无一不显示出投机心理。从百年前的历史和真实故事中吸取足够的教训,我们是不是好好读读这本书,把理智收回来?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股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