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目前的认知部分仅占宇宙的4%,暗物质占据宇宙的23%,剩下73%才是宇宙的主宰——一种导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这些被忽视的无形之力一直深刻影响着我们,想象力、爱、渴望、热情、灵性……这些无形之力成为品牌的重要组成。品牌是无中生有的创造。
乔布斯就像缺失的苹果一角,无形无触却有致命吸引力。和耳熟能详的苹果产品不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见的,比如对一个人的爱,对乔布斯的怀念,这是一种自然而发的“独特的情感”。这一份看不见、割不断的“独特的情感价值”不正是乔布斯品牌的根源所在吗?创造“独特的情感利益”就是品牌的核心价值,而乔布斯用其一生都在演绎创造独特的情感利益给我们带来的品牌魔力。
乔布斯品牌的魔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在一部描述苹果与微软的成长史的影片《硅谷传奇》开篇,扮演乔布斯的演员对着镜头说了一段台词,他说:“我们来到这里,是想要给世界留下一个印记的,否则,为什么要来这里?我们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信仰,像艺术家和诗人一样。”这段台词非常经典,虽然不能肯定是乔布斯亲述,但相信已经触及他心中燃烧的部分——“用科技和人文精神,用理性与灵性的融合,跨越商业逻辑与消费情感的鸿沟,改变世界。”
在斯坦福大学那场已经成为经典的演讲中,乔布斯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要受制于教条,这无异于活在别人思维的结果中,不要让旁人的意见掩盖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更重要的是,要敢于随心而动,相信自己的直觉。你的心,你的直觉,已经知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它一切都是其次。”这段话让我们触及到了乔布斯品牌最深的内核,也是我所理解的品牌基因双螺旋结构的内核之一“价值观”,另一个螺旋链条是上段所述的产品战略——“品类”的聚焦。品牌是情理交融的生命体。作为生命体的品牌,来自“品类”和“价值观”的融合,二者以双螺旋链结构交织呈现,我们可以看到品类代表着品牌的物质属性,而价值观代表着品牌的精神属性。唯有二元合一,品牌才得以繁衍生息。
我们会经常听到苹果产品介绍时用到“直觉操作”这样的词,这不只是设计,更是和心对话。还有这样一个典故,乔布斯将手中的笔记本丢到桌上,让苹果工程师依据这个来设计iPad。他信任自己的直觉心,而这颗最纯净的心,在更深的层次与消费者的心发生了共鸣。很多企业为了寻求“安全感”希望通过数字了解消费者,可消费者不是冰冷的数字,他们是活生生的人,问卷无法洞悉消费者的潜意识,更无法预知未来没有发生的世界。
苹果的成长与其说是理智战略的胜利,不如说是服从了乔布斯的本能选择,深层地吻合了消费潮流。要不然你就无法解释还是这个乔布斯,在当初为什么无法超越微软,而今天一路绝尘。在没有标准的年代,规范、本分、兼容性强的的微软迎合了膨胀的消费需求,而在后PC时代,个性化的需求蓬勃,人们不再满足能用,更是追求用得漂亮,用得艺术,而坚守本能与个性的乔布斯迎来了属于他的消费世纪。
乔布斯常描述成一个伟大的“设计者”,而这里的设计解读不是一个漂亮的外表,一段优美的演讲,一个完美的按键,而是“设计思维”关于“整体思维的艺术”,这才是设计的原意。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苹果跨越了众多领域,虽然未必每个领域都是它的原创,但一旦进入必将掀起狂澜。不管如何变化,我们还是会看到乔布斯领导的苹果核心要素从未改变。
第一,只要是苹果的产品都是简单易用的,一定是最美的,最具人文精神的产品。第二,注重软件和硬件的整合,软硬兼施才能让产品人性化,苹果也是行业内唯一进行软硬件整合的公司,而正是跨平台的软件iTunes整合串起了所有的苹果核心产品,满足一切享乐所需。第三,永远追求“非同凡想”,不断地创新颠覆和开辟新领域。
乔布斯最伟大的不是他创造了什么东西,而是他整合了什么东西,他选择了什么,抛弃了什么。乔布斯用他的直觉和艺术才华,将这个时代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结晶,整合成一只让人垂涎欲滴的“苹果”,成为了链接前沿科技让消费者渴望的明星。因此,唯有整合者才是解答者。如同一首宏大的乐章,品牌演绎的是完整旋律,而非拼凑的音符。
我们已经跨入了梦想时代,人文精神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力量才是品牌活水之源,如果把“赢利”当成是纯粹物质财富的积累,而不是“赢得自己,利惠他人”的宏大愿景,绝不可能成就伟大品牌。纯数字的生意会被人迅速忘记,唯有意义长存。这就是乔布斯的成功告诉我们的。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乔布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