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我国经济的前沿阵地,在国内最早引入“现代物流”理念,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深圳也是冷链物流的“特区”。近三十年的发展使深圳冷链物流初具规模,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冷链物流意识不强、冷链行业成本高,投入回收期长以及冷链行业缺乏行业标准规范等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为了加大对全程冷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冷链从业人员对冷链的认知度及冷链意识,同时也提高公众对冷链的认知度,12月1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召开了《食品冷链技术与管理规范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推广新闻发布会,并组织深圳市相关物流企业参加了《食品冷链技术与管理规范标准》的第一次培训。《深圳市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也同时正式发布。
《标准》首先对冷链、冷冻食品、冷藏食品等术语进行了定义,在此基础上按照冷链运作流程,从包装、运输、储存、分拣与配送以及批发与零售每个环节均制定了规范的操作要求。如包装环节有对包装材料、包装尺寸、包装标识等要求,运输环节有对运输设备、运输温度等要求,储存环节有对冷库、储存温度、验收卸货、堆码等要求,分拣与配送有对配送场地、配送车辆、分拣场地等要求,批发与零售有对陈列设备、温度等要求。此外,还有制定冷链管理制度等的要求。《规范》的发布,体现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用标准化手段规范食品冷链行业的运作。本标准可用于企业对冷冻、冷藏食品的包装、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物流环节的操作规范的管理,是企业间冷链产品交易的参考,也可作为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管依据。通过标准体系的推广落实,使标准真正起到引导、规范行业发展,在食品的供给与品质保障方面发挥应有作用,进而促进深圳食品冷链的健康发展。
《深圳市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正式发布,标志着作为我国物流业领跑者的深圳率先上领链物流制高点迈进,通过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的全面革新,将深圳建设成为全国冷链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及华南地区冷物流基地,立足深圳、面向“珠三角”、辐射港澳台与东南亚,示范全国。《食品冷链技术与管理规范》的发布通过标准体系的推广落实,使标准真正起到引导、规范行业发展,在食品的供给与品质保障方面发挥应有作用,进而促进深圳市食品冷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