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少数民族区
黔东南是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苗、侗、布衣、壮、水、瑶、土家等33个民族,每个民族内部又有各种地区和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苗族大簸箕寨基本属于原生态,风雨桥上拦门酒、板凳舞一应俱全,妇女和孩子盛装列队,男人则奏起热闹的苗族音乐。寨子在小河边,沿山势而建。经过半山男人们聚集抽烟聊天的亭子,就算进了“寨”。而西江千户苗寨的商业化程度要高得多。进入西江,成百上千的吊脚木楼依山势层层叠叠地展开,一直覆盖到山头,气势极其恢弘。如果是在晚上,从对面的山头眺望过去,那种万家灯火的璀璨景象,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接近山脚,整体呈现黄色或黄褐色的屋子,大都是新建的,只有接近山顶的地方聚集着密集的黑色寨楼,那才是比较“原生态”的老楼。那里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规模也只是现在的1/3,那2/3 都是新造的。如今的山脚下,商铺鳞次栉比,客栈、批发部、饭店、酒吧、网吧、纪念品店……游人如织,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山腰往上一点的地方,都已经在造新楼,在山间小路上行走的时候,不断可以看到人们用马往山上驮石头和木头。一路向上攀登,越往上,那些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楼越多。在山顶,找到了著名的鼓藏头家,鼓藏头不在,但家门大开,人们可以随意出入。站在鼓藏头家视野极其开阔的平台上俯瞰整个寨子,你似乎还能体会到这位头人在传统苗寨中的权威。
革家人目前约有5 万,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重兴乡一带。革家人自称“革摩”,其民族属性尚待识别。最初进行民族识别时,是把革家人归为苗族的,但革家人自己不赞成,在习俗上,他们也确实与苗、侗、彝等族皆不同,自成一脉,似乎保留了更多远古风俗。龙场镇麻塘革家寨住着400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相传,他们的祖先是著名的后羿,因此革家人的神龛至今还供奉着象征后羿射日的弓箭,革家人的墓碑上也刻有太阳图。革家妇女的盛装,是马鞍式的贯首披肩,如同古代的铠甲。盛装裙子以下的部分一律打着绑腿,与服饰、袖筒刺绣、腰带的颜色一致,都是红黄色,俨然有“木兰从军”之风。革家妇女以蜡染出名,制作技术高超,花纹有的精美别致,有的粗犷古朴。
然而,尽管民俗专家或许能头头是道地讲出革家人和苗族在风俗习惯上的种种差别,他们自己似乎也很在乎这种区别,但从进寨的拦门酒开始,芦笙舞、板凳舞、情歌,乃至在广场上摆摊出售的蜡染、银饰、刺绣等,在我们这些外人看来,实在与其他苗寨类似的风物很难区分,何况苗族本身还有红苗、花苗、青苗、白苗等上百个支系。历史上的“苗”是一个相对于“汉”、边缘模糊的人群概念;现代的“苗族”,则很大程度上是建国后经民族甄别才确定、固定下来的,这个大概念涵盖了太多不同的族群,而这些族群原先未必自我认同为同一个“民族”。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汉人很难区分革家人与苗族,而从革家人自身的角度,又断然否认自己是苗族。
镇远古城与以上这些苗寨不同,它是历代“边疆重镇”,换句话说,它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视角,从汉族在西南扩张疆域、屯垦戍边的角度,来看待今日的苗、彝、侗等族。从高处俯瞰镇远,舞阳河呈S 形穿城而过,形成“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的风水奇观,以及类似太极图的城市布局。作为军事重镇,镇远既是防御“苗蛮”的要塞,也是中原文化输出的桥头堡。或许正是由于时刻面对“苗蛮”的威胁,其反作用便是中原的文化因素被强调到极致,比起真正的中原城镇有过之而无不及。太极布局、儒道释一体的庙宇群青龙洞、古老的深宅大院和幽深的古巷道、众多的古渡码头、为表示对皇帝的忠心而建的祝圣桥……处处都以几乎“原教旨”的方式,标榜着当年中原文化在镇远古城,相对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优势地位。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黔东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