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管重压之下,银行理财产品的短期化局面似乎面临终结。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1个月以下期限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233款,该期限产品占月度总发行数的比重也由之前最高的40%下降到26%。
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的骤降,与注重对投资者财富管理长远规划的外资银行相比,对中资银行理财业务的冲击更加明显。业内专家预计,随着超短期产品逐渐淡出银行理财市场,投资者在接受理财业务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长期资产的配置以及理财服务质量的提升,而这也正是中资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规范和精耕细作的动力。
超短期理财产品遭严厉监管
2011年的银行理财市场急剧扩容,短期化成为最主要的市场特征。但是,这样的格局正在发生转变。
6月底,银监会以召开座谈会的方式明确了不得通过短期化和违规提高收益率等手段变相高息揽存。9月30日,银监会再发《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禁止以高息揽存的方式调节监管指标。11月11日,在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银监会再次强调“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
今年以来,由于加息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叠加效应,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发行大量短期理财产品并竞相提高产品收益率以留住存款,成为商业银行缓解资金压力的普遍做法。
据统计,今年前3个季度商业银行共发行个人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约13.35万亿元,且每季都有发行量扩大趋势。从投资期限上看,3个月以下期限产品占比为64%,而1年期以上产品占比不足3%,可见短期化格局明显,其中1个月以下的超短期产品达33.5%。
但是,随着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出台,银行理财市场的超短期产品发行量应声而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1个月以下期限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233款,该期限产品占月度总发行数的比重也由之前最高的40%下降到26%,11月超短期产品下滑趋势仍在继续蔓延。
理财业务或回归“代客理财”本质
业内专家表示,监管层对超短期产品的限制体现了其对银行理财业务回归实质的期望。
事实上,银行理财的本质应该是如外资银行体现出来的那样,即“受人之托,代人理财”。银行作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受托人,其义务是尽责管理受益人的财产,并收取与委托人约定好的管理费用。
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近日表示,今后理财业务一定要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真正成为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真正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他说:“目前有些理财产品早已失去代客进行资产管理的本色,变成了商业银行突破信贷控制、规避风险监管、谋求高额利润的工具。例如有的商业银行运用发行理财产品所筹资金发放委托贷款、直接购买贷款或通过信托产品、私募基金投入项目,其实质是绕规模贷款;有的商业银行将发行理财产品所筹资金计入存款,以应对存贷比约束和业绩考核,其实质是变相高息揽存。”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超短期产品逐渐淡出银行理财市场,投资者在接受理财业务过程中会更加注重长期资产的配置以及理财服务质量的提升,而这也正是中资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规范和精耕细作的动力。
银行应当从理财业务“受人之托,代为理财”的实质出发,利用银行自身的专业优势,真正为投资者做好全面的财富规划,引导投资者适时将理财资金投向具有真实投资价值的领域,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发行理财产品为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铺路搭桥。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理财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