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领导力 > 正文

企业家:失败五前兆与优秀五素质

2011-11-21 10:14来源:商界评论作者:申音字号:小

    在这轮经济周期的尾声来做这个策划会遇到一个尴尬,这些“失败”的企业不够新,案例都是发生在近几年间的事情,也不够久远,久远到可以总结陈词。但此刻做更有它的价值,就像那个古老的龟兔赛跑故事一样,总有人不断提起,因为老有兔子犯同样的错误。

    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开始至今,企业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IP0受阻、中概股疲软、VC的钱不好拿了,连全球偶像乔布斯也走了,在这个光明与黑暗交际的时刻,大家都非常迷茫。聪明的企业擅于从失败者身上去学习,聪明的企业家也会从曾经的失败中东山再起。我很想问王兴,这个校内网、饭否网、美团网的创始人在失败中学到了什么?想问陈一舟,当年千橡互动被视为中国最有前途的Web2.0公司时,却遭遇SP(无线增值服务)全行业寒流,那次低谷他学到了什么?想问周鸿祎,想问陈年,想问雷军。这些时下炙手可热的企业家们,都曾经失败过。

    为什么会成功?又为什么会失败?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过去的成功是人口红利,是碰巧撞上了个好时机。就像雷军说的“龙卷风来了,猪也能飞上天”。只要你恰好站在风口浪尖经过的位置,碰巧做了一些对的事情,融到资了,媒体漫天报道了,似乎就成功了。其实这个时候,很多企业往往并没有真正想通自己的商业逻辑:自己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用户到底需要什么?长久增长的动力究竟在哪里?上帝不会总偏爱一个幸运儿,风也不会总往一个方向吹,越是新兴产业变化波动的幅度也越大。没有想清楚这些问题,尾随“成功”而来的就是“失败”。

“失败”的五个前兆

    太容易的成功通常都是“可疑的”,它的欺骗性远大于它的励志功能。那么,如何甄别哪些是透支成功的企业呢?有五个前兆可循。

    前兆一,抢用户的钱包。在中国,用户是最好糊弄也是最难伺候的人。他们很善良很宽容,每天往牛奶里掺一点点水,每天在网页里弹一两个广告,每天想办法找他们收一两块买路钱,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但中国的用户又很容易见异思迁。只要你的服务总是低于客户的预期,收费总是高于客户的预期,那么问题迟早会到来。举个电商的例子,易趣曾是学eBay学得最像的中国公司,一度打败了所有的同类模仿者,能让eBay甘心掏钱入股,却因为急于找用户收那么一点点管理费,被淘宝这个后起的“土鳖”打得没有翻身之地。柳传志老讲“盖房子要先夯土”,用户就是企业最重要的地基,地基打得多实,未来就能长得多高。

    前兆二,天天念叨发财,却不真干革命。很多创业公司,刚做出一点成绩,就恨不得马上宣布自己是××领域的老大。紧接着就是给自己树一个敌人,让全天下都知道自己在跟巨头打仗。创业公司只要还没上市,就该明着把自己往小里放,暗地往大处想。少自我催眠,多自我审视。天天念叨着活命发财的,是不会真干革命的。老对着假想敌,琢磨人家会怎么做,想来想去只有战术,却不知道自己的战略在哪里。马云讲,“心中无敌,方能无敌于天下”。创业者真能把自己的商业逻辑想透了,商业模式画圆了,该补的短板补足了,中国市场这么大,怎么做怎么有。

    前兆三,盲目追求规模。商业竞争从来就不是一场百米短跑,而是一场终点不明的铁人三项赛。身处今天这个浮躁势利的商业环境,意志不坚定的创业者很容易被日益PE化的VC“绑架”了。VC很现实,只要你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他们会给你开出你从未见过的高额支票,鼓励你长得大些更大些。那些风险投资扎堆的热门行业,正在成为批量制造“平庸”公司的垃圾场,从连锁酒店、教育培训、Web2.0,再到今天的电子商务、无线互联网。如果每家公司关心的只是更快的增长,更多的品类,更高的曝光率,而不在乎用户体验,这样的盈利模式能持久吗?

    前兆四,亮了知名度,毁了美誉度。俏江南就是一个例子。俏江南几乎是一夜之间亮起来的企业,巨额广告砸出来的品牌,其产品美誉度并未与知名度同步上升。或许是俏江南的商业逻辑出了问题。如果它要成为一家优秀的连锁餐厅,那么至少要保证以下三点:第一,工艺完全标准化、流程化,不依赖厨师的个人手艺;第二,对上游原料及供应链有严格控制;第三,不能流行一阵就过时。但它一条都不符合。很多创业企业在拿到风投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不惜重金砸向广告,希望在最短时间内确立一个品牌。他们却忘了知名度可以靠市场宣传,真正的美誉却需要靠产品口碑的积累。

    前兆五,吃肉忘了喝粥时。很多企业在创业初期能以好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但当其行业地位位居前列时,就容易懈怠。融资了,股东多了,公司有钱了,更多的职业人也进来了,大家都在计算薪酬股权期权,也要分山头和地盘,关心分配多过于关心创造。消费者只会为自己的服务埋单,饱食者不思创造,“成功”只能是过眼云烟。乔布斯有一句名言,“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创业者忘掉了什么,整个企业也会跟着忘掉。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