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阅读·品知 > 正文

文明的代价:除了经济我们还需要什么

2011-11-17 11:44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嵇晨字号:小

    杰弗瑞·萨克斯(Jeffrey Sachs)在写《文明的代价》(The Price of Civilization)这本书的时候,还没想到在美国强大经济的标志性地标——华尔街上,正上演轰轰烈烈的抗议活动,而且这个被命名为“占领华尔街”的游行已经持续一个半月,并迅速蔓延到全美70多个城市、600多个社区,甚至全球各地还有900多个城市和地区在相应“占领活动”。

    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示威者,社会背景结构和全美基本一致,运动试图改变美国党争激化、社会贫富分化、经济管理失败的现状,抗议运动的爆发也预示着,糟糕的经济背后蕴藏着更多社会性问题——这恰恰就是杰弗瑞·萨克斯在《文明的代价》所想说的。

    “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源深处,是一场道德危机。在美国的政治和经济精英阶层中,公民美德正在衰退。如果富裕和权力阶层不能对社会其他人或世界其他地区、人民做到尊敬、公平和诚实,那么一个仅由资本市场、法律和选举组成的社会是远远不够的。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市场经济社会,但在全民公德方面却依然存在缺失,如果无法重建这些社会道德责任感,那么所谓有意义和持久的经济复苏将不复存在。”

    从《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开始,萨克斯就喜欢把自己称为“临床诊断型经济学家”,善于从经济衰退的现象中寻找非经济性症结,这不是虚无缥缈的“蝴蝶效应”,而是更宽广的一种视野。

    《文明的代价》正是这样一本“治愈型文本”,从对现象的确诊,到诊断分析原因,直至开出治疗处方,尽管有评论认为萨克斯在看待经济问题的时候过于“政治化”,而且分析略显“浮于表面”,但这不影响该书值得一读。

    有意思的是,这本书也洋溢着美国典型的社会价值取向,这不仅仅是因为该书主要描写的内容关于美国,而是处处体现出“美国式乐观”。尽管大家都意识到整个国家的核心政治都以“利益”为丈量,但就美国人民本身而言还是非常单纯善良。

    在萨克斯列出的“美国病”名单中,很多症状都很似曾相识。糟糕的教育导致失业,陈旧腐朽的基础建设,储蓄的崩溃,落后的教育标准,持续且不均衡上涨的社会医疗开支,肆无忌惮的公司诚信问题……这些问题都被归结于源自罪恶的“自由市场谬论”,导致华盛顿不顾公共利益,为了所谓“全球化经济”,牺牲就业、降低工资、对富裕阶级的变相奖励,导致其余绝大部分社会的道德意识日渐脆弱。

    当然,“临床诊断型经济学家”萨克斯也开出相应处方,诸如提高就业率和生活水平,增加教育机遇,削减贫穷,改革税务制度和避免环境污染等,看上去都不是新招数,虽然讲的都是美国的情况,但天下事多相通,由彼及此,对我们来说,也相当具有借鉴和反思之意。

    除了寻找解决经济困境之余,萨克斯试图想通过呼唤公民美德的回归,来实现“拯救美国”,书中谈到了道德、财富和健康,也提及了如何建立理想化的“幸福社会”,然而这也引发一些争论。

    威尔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斯基德斯基(Robert Skidelsky)认为,把社会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归结为创造幸福社会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没有人知道什么能有效地使人们快乐,而且幸福并不等同于快乐,作为“临床诊断型经济学家”,是很难通过剖析经济现象、诊断经济症结,来解决人们的快乐问题,“这更需要哲学方面的启迪”。

    另一方面,萨克斯就全球化经济对美国本土经济的负面冲击方面的分析,也招来了一些争议,有评论认为,他没有根本深入地分析全球经济互通和发展,仅仅只是说得益方应该作出补充。事实上,美国经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了黄金时代,积累资本的同时,也享受了几十年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有争论才有可读性,中国老话说“旁观者清”,全球经济现状之下,当大多数经济学家都紧盯数据、经济模型的时候,这本《文明的代价》浅入深出地,把公众视野拉远,何尝不是一场激荡的头脑风暴。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