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工业设计 > 正文

“日本的设计”讲座在中央美院火爆开场

2011-11-10 17:05来源:中国设计之窗字号:小

  2011年11月5日下午2时,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与中央美院美术馆联合举办的“日本的设计”介绍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火爆开场。主办方邀请到日本著名的设计批评家柏木博教授,以及建筑设计师中村好文先生。他们结合自身经验,与大家交流日本近现代设计与建筑的历史及发展。

  在主持人简短的介绍后,主讲人柏木博教授首先上台发言。他首先做了自我介绍,继而直奔主题,以时间为线索,与大家一同回顾了日本近现代设计(20世纪20年代至今)的衍变历程。他从20年代开始,以每十年为一小节,为大家介绍了众多蜚声海外的日本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并将各时期日本的社会生活与国际艺术走向结合,分析日本设计发生转向的原因。

  柏木博教授的介绍中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二战是日本设计由师欧洲转向师美国重要转折。二战后,大量的美军在日本驻扎。他们在的日本的住宅,家具及电器都是由美国设计师设计,由日本公司制造。这些设计使许多日本人对美国优雅生活产生了憧憬,也影响到了日本的本土产品设计。1964年,东京奥运会,此时一般家庭都已家电齐全,制造商考虑通过做一些产品外观的设计,以期人们将自家旧的家电换成新产品。这些转向,框定了日本设计的基本形态。

  在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日本大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纷纷提出许多影响深远的日式设计理念:如索尼公司提出对产品小巧便携的追求;松下公司对日本产品 “技术优势”的强调;以及日本产品的服务理念:即产品对使用者来说要是最方便实用的。柏木博教授用大量的作品照片为大家展示了这些特点。

  进入21世纪,日本设计又产生了新的特点:外形上的可爱风格、使用自然材质,成为日本设计的新风尚。柔和、简约、注重触感,也是成功产品必不可少的设计要素。此外,年轻设计师更愿意从事务所中走出,与小企业合作,成为独立设计师。当前日本设计业有一个新走向,即国际化设计与手工化地方化的设计共生的发展趋势。

  随后,建筑设计师中村好文教授为大家介绍了自己的作品。他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几件得意之作。如as it is 美术馆、伊丹十三纪念馆、树屋等。他着重强调自己的作品是为更多人的舒适生活而设计的,将自己定位为百姓的建筑设计师。关于住宅,他有着与众不同的定义,在他的著作《住宅读本》中他提到:“所谓住宅,并非只是一个将人的身体放进去,在里面过日常生活的容器,它必须是个能够让人的心安稳、丰富、融洽地持续住下去的地方。”

  紧接着,他用大量的时间介绍了为自己设计的lemm hut小屋。小屋的设计理念源于他20多年前关于住宅理念的思考。在此之前,人们通常按照房屋的排线与管道数量来衡量一个房屋的实用性与“文明程度”。中村先生试图挑战这种理念,8年前开始制造这间实验性住宅:没有任何排线与管道的别墅。房屋完全依靠风力、太阳能等自然能源循环产生能量,精细的施工图,巧妙的空间分配,集实用性和美观性于一身,引发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惊叹。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问答环节,在场观众针对两位教授的精彩发言向二位提问。讲座现场卧虎藏龙,有些观众针对中村先生的小屋与其进行技术层面的交流。如lemm hut房屋的过冬、垃圾的生化处理问题,敏锐地观察到小屋设计的局限性。有些提问者将视野转向近来大热的设计批评,与柏木博先生探讨设计批评的标准与走向。本次讲座在阵阵掌声中圆满结束,我们也期待中日间更多的文化交流。

(责任编辑:王健)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