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旅游 > 正文

莫奈花园:雾霭中摘一朵Monet之花

2011-10-24 15:17来源:数字商业时代网字号:小

莫奈花园

  “能够满足人精神需求的简单的生活,一定是充满爱的。”用安妮宝贝的这段话来定义莫奈花园,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莫奈花园位于法国吉维尼(Giverny)小镇,莫奈后半生曾在此居住并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睡莲”系列。

  巴黎是个从不缺乏物欲享乐的国际大都会,这里被极致奢华的物质镶嵌成一座闪亮的城堡,引得世界各地游人争相朝拜。然而,就在喧哗、璀璨的城市不远处,一座“隐士”般的花园静静盛开了100余年,就像一个梦存在着,这就是莫奈花园。

  巴黎正西方向70公里的上诺曼底省有个Giverny,那里是法国西海岸典型的农村,很多画家曾经在这里生活,自由的气氛有点像北京的画家村。因为诺曼底地区空气湿度较大,Giverny常年被雾霭笼罩,初次到的人会惊叹“为什么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能画出亦真亦幻的画来”。

  1883年,莫奈在开往吉维尼的小火车上看到一栋待出租的粉红色房子,他将房子租下满心欢喜地和妻儿搬到吉维尼,从此再没迁居。那年莫奈43岁,还没有画出后人愿意出3680万美元高价的睡莲。莫奈先将占地约1公顷,原本是菜地和果园的地方,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改造。他引入活水改造了池塘,拔掉所有农作物,室外种了几百种花卉,还建了一座供养珍稀花卉的温室。收入丰厚些后,他又买下另一块土地,挖坑引水,种树修桥,建成水园。水园里面的景色犹如中国画般清淡飘逸,垂柳竹林,曲径通幽,几座绿色小桥倒映在如镜的池水中,有一种参禅入定的效果。

  当花园和水园修建好,他也完成了著名的“日本桥”系列和“睡莲”系列作品。从1897年开始酝酿到1926年去世,《睡莲》组画倾注了莫奈晚年全部的心血。1900年,他展出了《睡莲》连作13幅,1909年又展出了《睡莲》水景系列48幅。这一批从74岁开始创作的巨作,将其印象派效果推向极致。在最后几年中,莫奈几乎双目失明,每次要看颜料管上的文字才能知道是什么颜色。也许作画中的莫奈与他手植的睡莲之间,已经达到一种“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默契。

  记得在凡高小镇沿途所感受到的,是一种纯朴而宁静得让人不忍打扰的氛围。虽然名为“艺术家之路”,但行走中莫不都是大自然所赐予的最初的美丽。百年前的画家写生之后悄悄离去,而百年后的游者踏青之后也没有留下丝毫印迹。除了被人们踩出的不能称之为路的路之外,这风景便好像从未改变过。而莫奈花园沿途所感受到的,却恰恰完全相反。人们用双手创造出来的娇艳和自然赐予的清新融合得恰到好处。一路行走所感受到的生机勃勃的生活情趣让游人羡慕不已。

  每天清晨5点,莫奈在大杨树下漫步,踩着野草,在长满罂粟花的田野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晚饭后,他坐在楼前平台上,长时间地欣赏他的劳动成果——园中的奇花异草。莫奈居住的两层小楼,粉墙绿窗,楼前的木制平台也漆成碧绿色,花园中的铁架、椅子都按他的要求漆成绿色。从楼前平台望花园,仿佛身在花园中;站在园中看小楼,小楼犹如百花丛中一簇花。莫奈的花园使我震惊——我从未见过花种如此之多,如此之密集。与法国其他花园不同,莫奈的花园不加修剪,各种花草快活地挤在一起,自由生长,颇有一种“野趣”。

  今天的游人流连于莫奈花园时,无不赞叹画家对色彩把握的天分,还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虽然游客们无法从莫奈花园带走一花一草,但那里有一个很大的纪念品店,里面贩卖绘有莫奈作品的T恤、文具、环保布袋、围裙、雨伞,还有莫奈戴过的草帽复制品等等,无论多拥挤,游客都坚持多挑几样带回去。大家浸淫在美好的环境之后,用一件纪念品当作花园主人的馈赠,把关于印象派和一位大师的故事捎回家。

  不得不提的是,相对于这座大花园,莫奈故居则是最小、最平凡的一处建筑。一栋粉墙绿窗青瓦的二层小楼,怎么看都是一处粗糙的农居。从简单的陈设可以看出,莫奈对物质生活要求极低。游人趴在玻璃上张望莫奈故居(故居是禁止进入参观的),会被挂在墙上的231幅日本“浮世绘”代表作品深深吸引。这座有些英式乡村风情的建筑中,混搭的日本文化,可以想像当年莫奈对日本太太的钟情。

(责任编辑:孙铭苑)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