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资产项目 > 正文

汪潮涌:打造行业投资的冠军典范

2011-10-24 14:07来源:投资者报字号:小

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汪潮涌

  15岁到25岁,完成由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转变,并成为清华基金会资助的第一个出国留学人员;25岁到35岁,完成从白领到高层管理者的转变,33岁就当上了摩根士丹利驻外首席代表和亚太区副总裁;35岁到45岁,完成从高管到企业家的转变,创办信中利资本集团(下称“信中利”),成功投资百度、瑞星和华谊兄弟、搜狐等企业。

  至此他还不满足,他计划着45岁到55岁,完成从商业企业家到社会企业家的转换;55岁到65岁,写作、出书。

  看似他拥有令人羡慕的人生,然而,“穷孩子”出身的汪潮涌也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艰辛……

发奋读书 用知识改变命运

  因为出身的缘故,文革期间,汪潮涌被父母送到大别山的伯父家寄养。童年留给他的记忆,只有生活的艰辛。

  “可能是童年的生活太苦了,所以后来遇到的很多挫折都无所谓了,因为我对此谈得不多,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我的经历一帆风顺。”

  谈到这些,汪潮涌一脸平静,他告诉记者,现在看起来真的是很苦,只是因为当时年龄太小,并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养父母没有孩子,但是家里又需要劳动力,因此我七八岁的时候就去地里干活了,那个时候吃的是带有冰碴子的饭和咸菜,这还经常吃不饱,手上长了厚厚的冻疮。”

  少年时代,汪潮涌在潜意识里一直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曾幻想通过进入体校来改变他吃不饱的“艰苦处境”。不过,汪潮涌最终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仅15岁,他就以优异成绩从湖北蕲春一中考入武汉华中工学院(后称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

  随后,求学之路一发不可收拾。18岁,他顺利考上清华大学经营管理学院的研究生;20岁的时候,获得清华大学留学奖学金名额,带着30美元和一个箱子,来到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商学院。

  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苦难是一笔财富,让汪潮涌在之后的道路上充满斗志。

  “我现在之所以喜欢帆船这项运动,并且花很大精力投资、运营美洲杯帆船队,就是因为我觉得好男儿应该志在四方,帆船恰好给我这个感觉。”

发现创业“金矿”

  1987年,汪潮涌毕业后加盟摩根大通银行,成为其纽约总部的高级经理。此时,读书已经彻底成就了他。

  然而,作为在华尔街工作的第三个华人,汪潮涌天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他要做的不仅仅是一个高级白领。

  不过,这需要时间和积累。经过几年在标准普尔公司的历练,当汪潮涌1993年跳槽到摩根士丹利的时候,他是第一个30多岁就做到亚洲公司副总裁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的人,同时在这段时间,他还结识了后来对他投资生涯影响深远的巴菲特。

  “接触巴菲特以后,我又增加了一个偶像。1995年以前,我的偶像只有老摩根,这就如同做IT的人的偶像大部分为乔布斯或者比尔·盖茨,做金融的人的偶像那时候也大部分都是老摩根,后来结识巴菲特以后,无论是投资理念还是投资风格都发生了改变。” 汪潮涌深有感触地说,“巴菲特改变了我对投资的很多看法。我到现在还记得,1995年9月,是我跟巴菲特第一次认识的时候,那是他第一次来中国。”

  当时作为摩根士丹利北京首代,他正好负责接待巴菲特,并同他共进晚餐。“投资不是投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影响了他,“直到现在,我们的基金与其他PE基金也有很大差别,那就是我们有很大一部分是用自己的钱直接投资。”

  然而,当有一天发现自己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腾飞的时候,汪潮涌还是决定离去。

  其实,当他最初决定离开待遇丰厚的摩根士丹利,结束过去出门坐豪车、住五星级酒店的生活时,开始还有几分不舍,即使他心里非常清楚,只有选择自己创业,他才能更上一层楼。

  “只有自己创业,才能在以前的基础之上再升一个层次,实现财富上质的飞跃。”当时的汪潮涌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在摩根士丹利的发展空间其实很有限,“充其量也就是做到大中国区负责人。”

  此外,在摩根士丹利工作期间,他看到了创业机会。那时汪潮涌所做的工作,大部分是帮中国银行、上海实业等大型企业进行海外融资,而当时的一些互联网企业,比如新浪、搜狐等,融资却到处受阻。

  如果说这只是心动,并没有让他产生实质动作的话,后来,搜狐总裁张朝阳的一番诉苦让他下定决心离职。搜狐成立的早期,汪潮涌曾经和张朝阳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那时,张朝阳不断向他大倒创业过程中融资难的苦水,这直接触动了汪潮涌,让他由“心动变为行动”。

  1999年5月,汪潮涌在国内注册成立了信中利公司,专司投资银行和融资顾问业务,而主要的对象就是那些无缘结识海外投资银行家又被国内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11年前看来,这的确是一个无人开采的金矿,虽然刚开始创业的确很难,但现在看来,汪潮涌和信中利也的确走对了路子,成为早年下海做投资并且成功的典范。

  “投资百度,我们的回报是120倍,搜狐也有几十倍,此外,我们还投资了瑞星、华谊兄弟等明星企业。第一只基金从2001年到2006年,整体回报为8倍,基金的年资产收益率达60%~70%。”通过创立信中利,汪潮涌最终也获得了财富上的积累。

(责任编辑:国新)
免责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