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业内公认的事实是,经过近30年淘洗,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古玩艺术品,九成以上为赝品。因此,有人感慨,如今的古玩界,最常见的“杯具”既不是买贵了,也不是卖贱了,而是兴冲冲用真钱换回假古董。或许正因为如此,有人形容现在的收藏市场是:一群傻子在买,一群傻子在卖,还有一群傻子在等待。
三五人组成圈子互相捧场潜规则,同样存在于“文物鉴定江湖”。比如说,你想拿到一份有几名专家签名并合自己心意的鉴定报告,怎么办?一位圈内人士勾勒出了这一行的规矩:首先,你得找到一个在圈子内有一定人脉和影响的“专家”。由他依靠自己的人脉和影响找来你想要的“大家”。
文物鉴定队伍中,长期存在着多个由三五人组成的圈子,平时大家相互捧场,你支持我,我配合你,大家其乐融融,一旦某人有需要,打个招呼,大家心领神会,去到鉴定现场,“评估”一番。
至于如何评估,这可是个“大学问”。此时,潜规则往往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潜规则,同样存在于“文物鉴定江湖”。你好我好大家好潜规则一:权威说了算。国内一位知名瓷器研究专家到了鉴定现场说,“一般是以在我们业内的权威程度来定,就是说,如果老师们说是对的,一般学生也说是对的。”
参加了天价“金缕玉衣”鉴定的北京大学的宝石鉴定中心主任杨富旭承认,“史树青是公认的老大,史老说什么我们就跟着说什么。然后就在值24亿元这样的上面都各自签了字。”“不是没法驳,而是没考虑驳,面子呗。”
潜规则二:互不拆台。所谓互不拆台,就是说,一个鉴定专家已经开出的评估报告和评估价格,其他同行(没有师生承续)即使有意见,一般在明面上也不会拆台,而会选择私下沟通。
在一次民间鉴定会上,对于有些专家鉴定过的藏品,其他专家即使发现有问题,也不当场发表意见,一位专家无奈地透露:“都在一块儿混,不愿弄些得罪人的事。”“很少有同一批专家在那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很少。”
潜规则三:彼此掩护。媒体披露,故宫的学者陈万里读书多,但他不会鉴定器物,而古玩店老板出身的孙瀛洲在实战鉴定中所向披靡,蜚声海内外,但因为文化太低,写不了,一直到去世,连副研究员都没评上。孙瀛洲和陈万里常常在外出鉴定瓷器时是搭档,渐渐成了很好的朋友。但有一次,因为职称的事情,两人翻脸,在院里打架。孙瀛洲急了,抖了陈万里的老底:陈万里不懂鉴定,每次出去鉴定的时候,孙瀛洲就站在旁边,双方约定孙以手绢为号,如果孙瀛洲用手绢擦手,陈万里就知道这东西有假。
潜规则四:让客户满意。只要仿得不太离谱,全都“看老”,自己省心省力,买方卖方皆大欢喜。“大家一起看一看,完了该签字,签完字,吃了顿饭就走了。”
老规矩一统江山直到今天,靠眼看、手摸、凭感觉和经验,依旧是鉴定界鉴宝的规矩。
有人提出,面对屡屡爆出的鉴定丑闻,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各种科学检测,如热释光、化学成分分析等手段已经日渐成熟,为什么国内那些所谓的鉴定名流、专家和泰斗们,始终不愿意在现实中推广这些技术手段?
文物界资深观察人士龙灿谈到,我们国内目前特别是故宫,特别是很多一些所谓的大型博物馆仪器鉴定这块发展非常慢,甚至我们都花了很多的钱买了这样的仪器,现在却连一个最基本的数据库都没有。“因为这些泰斗们牢牢地把住了话语权,如果仪器一旦大量地运用,研究得很好,大量运用的时候,他们在市场上就会失去话语权。”
而在市场上拥有话语权,就等于拥有了利益!
由于鉴定全凭眼看手摸、凭感觉和经验,就意味着任何一件文物都没有了统一的市场标准来衡量,估价全凭专家一张嘴,“一件东西他给出了10亿20亿的评估,他说这是专家自由裁量的范围,你无可奈何。”
在天价“金缕玉衣”事件中,5位专家把人工穿出来的玉片“鉴定”出24亿元的惊天价格,事后,杨富旭说:“谁说是假的?现在谁能给这件(金缕玉衣)做定论了吗?”史树青的遗孀说:“鉴定是一个科学认识、逐渐认识的过程,谁也不可能没有走眼的时候,十年前根据当时掌握的文献和技术认为是真的,十年后又会有新的认识。”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不许私下为民间藏品鉴定估价。台北“故宫博物院”登录保存处处长嵇若昕谈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绝对不会允许工作人员参与民间藏品鉴定的事情发生。她说,一方面由于台湾的相关规定,一方面是职业基本伦理的要求,台北“故宫”从没有在职人员以院方或私人身份从事鉴定活动,即使是退休人员,也不会去做。“别说出具鉴定报告,连民间咨询都不敢”。“如果有,一经发现,将按照台湾有关公务员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记过以至于免职。”“我们很怕沾惹民间文物鉴定、估价的事情,尤其涉及金钱更不能做,会有很多纠纷,这会损害个人和院方的名誉。”嵇若昕说:“大家都是很爱惜羽毛的。”
对于来自民间的鉴定需求,嵇若昕介绍说,每周二、四下午,台北“故宫”都有专业人员接待民众,对他们带来的实物提供咨询服务,很受民众欢迎。其中,玉器、瓷器最为热门,有时预约排队要等三四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