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人强在义诊
西藏,一个神秘的地方,一个让人充满神往的地方。杨人强,一个对西藏充满美好向往的人人,一个一心要去西藏义诊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今年7月份在全国1000多人的筛选中脱颖而出,如愿成为中央统战部“同心共铸中国心西藏行”义诊队伍中的一员,并且是江西省唯一一名医生代表。他激情满怀地希望他的志愿服务行“能够为藏民们做点实事”。
坐上了列车才敢告诉父母
杨人强,今年36岁,却已经是南昌大学的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同事眼中的杨人强非常优秀,年纪轻轻就是主任医师,科研、临床都很好,医德也非常好,经常有病人和家属来医院特地感谢他。平时,他们科室的工作都是非常忙碌的,有时忙得让他根本走不开。但是,如果有义诊活动,杨人强也会尽量参与其中。
对于赴藏义诊的经历,杨人强如数家珍。“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他说,他一直都希望能够去西部当志愿者。“西部条件艰苦,各方面的医疗条件跟不上,我就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为他们做点什么。”所以,当得知中央统战部统一领导的“同心共铸中国心西藏行”志愿者义诊活动时,他马上就申请报名。结果,在1000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赴藏义诊医疗队中光荣的一员。
他说一开始的时候,她的爱人并不非常赞成。既考虑到他工作脱不开身,又没有人照顾女儿,更重要的还是担心他去西藏要面临的高原反应。杨人强给爱人耐心地分析,他说,虽然到西藏都会有高原反应,但是一般都不会很强烈。希望一一打消她的顾虑。他说,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强烈支持。并且他很认真地对妻子说,这是自己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去将会是他一生的遗憾。爱人是适当地妥协了,但是心里还是有所担心。
“想到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能够尽自己一份力,献出一份爱心,为藏民做点实事,也算完成了自己一个一直以来的心愿,我就更加坚定了。”杨人强说,他坐上了去西藏的列车才给家中的老父老母打电话告知他们自己已经在去西藏的路上了。父母感觉到如此坚决,也就只有赞成的份了。
经受高原反应 藏民出招帮忙显温情
7月30日,经过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车程,杨人强和同行的300多名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医务人员到达拉萨。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明显感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膝盖酸痛。甚至有的志愿者由于到了当地血压升高而被送了回去。
由于高原缺氧,睡眠质量一直很好的杨人强,却面临失眠,整天没精神,吃饭也没胃口,他不得不借助安眠药入睡。工作的需要每天都要在路上颠簸数个小时,一路上要经过四千多海拔的不同地区,稍微快步走就会喘得厉害、累得慌,头晕、胸闷、脚酸等高原反应一直伴随。
杨人强说当地人都非常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并且告诉他们减轻高原反应的方法,要他们注意休息,头几天不要洗澡避免缺氧,服用能够减轻高原反应的药。杨人强说这些方法确实减轻了他的痛苦,而且,藏民们的热情让他感觉非常温暖。
此次义诊活动为期一个多星期,行程安排非常紧凑,人员被分成数十个小分队,分别赴西藏拉萨、阿里、山南、林芝和日喀则5个地区的乡镇卫生院一级进行疾病普查和救助,业务培训,药品捐赠等志愿医疗服务行动,筛查小儿先心病和白内障患者,带回北京等医疗技术先进单位进行免费救治。
他们每天7点左右,当地天才刚亮,就要起床,然后经过3、4个小时的车程到边远乡镇给农牧民、到寺庙给喇嘛进行义诊。这次义诊受到了农牧民热烈欢迎,“每到一个地方,就有藏民为我们献上哈达,甚至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喝青稞酒。”杨人强说。看病的人群络绎不绝,偌大的诊室瞬间被塞得满满的,当地卫生人员不得不多安排些人员协助大家排队,中午坐诊到1点多钟,仍然很多牧民在排队。虽然接待人员安排他们吃完饭后休息休息再接诊,但他们吃完饭均没有休息,又继续给藏民们检查。他们一个分队一行5到6人每天要看两三百个病例。但是,“当大伙儿在兴致勃勃地讨论义诊情况的时候,什么疲惫都到九霄云外去了。”杨人强说。
七旬老人称赞他们为土其钦布(恩人)
在接诊中,杨人强碰到了一个难忘的病例,8月1日,他所在的志愿服务分队跨越海拔四五千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历经数小时车程来到林周县的一个乡镇卫生院坐诊。年过七旬的老藏民次仁旺堆在家人的陪伴下步履蹒跚地走到杨人强的就诊台前,对杨人强说,他总是觉得胸背痛,双上肢活动的时候特别明显,自己曾经在当地乡、县及地区医院住院看过多次,CT、心电图也做过不少,始终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病,就一直非常担心是不是心脏病。这样的忧虑严重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不但不能够干重活,也不敢出远门。他递给杨人强一大堆就诊报告,希望能给他一个明确的诊断。
周边看完病后的藏民口口相传,得知有义诊的消息。老人觉得机会难得,就在家人的陪同下赶来。杨人强觉得不能辜负老人的信任,他和其他专家一起突破语言障碍,详细询问老人的病征,经过讨论分析,他给了老人一个满意的答复,告诉他这并不是心脏病的典型表现,而是风湿病或软组织炎,让他不用太担心,实在痛得厉害可以吃些止痛药。之后,他们对老人其他问题又一一给了合理的解释。老人听后就觉得释然了。最后老人和家人对他们千恩万谢,说这解决了他多年的痛苦,连称杨人强是他们的土其钦布(恩人),并满怀高兴地拿着义诊队赠送的药物,临别的时候硬是邀请大伙儿去他家里喝青稞酒。但是,医生们都说不希望打扰当地的居民,他们只想多看几个病例,多为藏民解决一些健康问题。
“能够为西藏人民真正的做点事,为他们的健康做些工作,心里就觉得非常值得。”杨人强说,他们在接诊的同时,还向藏民们宣传一些常见疾病的防范措施。大家都希望在这不长的时间里能够多看些病例,多给为藏民们解决一些健康问题,尽可能使自己的努力产生最好的效果。
一次特殊难忘的生日
8月7日,赴藏医疗志愿队踏上了回程的列车,这一天也是杨人强地生日。当队友们得知这是杨人强的生日时,大家决定给他一个小范围的庆祝。但是,后来列车长得知他们是援藏医生志愿者,就和他们交谈开了,并且表现出了对援藏志愿者的羡慕和尊重。
随后,列车长特地在广播里为他送出了祝福,并且给杨人强播放了一首生日祝福歌。还为志愿队提供了免费的水果,并亲自为杨人强端上了一碗长寿面。同事们也一起为杨人强庆祝。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杨人强说此情此景,他百感交集。他说,这是他生命中最特殊的一个生日,他将永生难忘。
杨人强说,他当时心里想了很多,从来不流行在生日许愿的他,一口气想了很多:希望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和谐发展;希望每个人要尽自己所能做好事,人们都能够幸福、安康。“这次真的是来值了!”杨人强认真地说道。
由于西藏的高海拔,心血管疾病是当地的多发病例。作为心血管科的专家,杨人强说,如果有机会,他还会去西藏,为当地的藏民们尽自己的一份力。他说,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一次义诊能够帮助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人,这种帮助也是暂时性地解决问题。“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将爱心延续下去。”杨人强说。
深入到基层,杨人强说,他深切感受到藏民医疗条件的艰苦以及部分人就医意识的缺乏,同样也感受到大部分人对就医的渴求,却受到当地条件的制约。他说自己做的根本不算什么,可以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