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招聘 > 正文

暗箱操作浮上水面 萝卜招聘何时了?

2011-09-02 11:58来源:人民网字号:小

  日前,在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的招考笔试中,河北大学毕业生李娟以领先第二名12分的成绩进入面试环节。但经过面试后,她却以0.08分之差应聘失败。随之有消息传来:胜出者被指是用人单位领导的女儿。种种迹象都让李娟坚信,她所参加的河北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是一次“萝卜招聘”。

  无独有偶,类似的“萝卜案件”近期在各地频繁上演。当先有“萝卜”再挖招聘的“坑”,相关招考制度仿佛已形同虚设……

  频频曝光的招聘怪象有何原因?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建钟分析认为,一是因为对事业单位人员录用的严肃性认识不清。事业单位岗位与公务员一样属于公共职位,其人员录用应遵循仅向品德和才能开放的基本原则,而不应有任何出身、身份等方面歧视性限制或优先权。但现实中,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事业单位往往成为政策性人员安置甚至公职人员亲友安置的重要渠道,有的还成为一种“传统”,这与公共职位“公共性”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二是事业单位涉及诸多行业,机构类型复杂,地方、部门和事业单位在人事、编制等方面具有较大自主权,这种自主权提高了管理效率,也带来了监管难题,授权和监管如何“匹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指出,在福建南屏的招录中,条件设定完全为了一个人,而在河北社科院招考中,“面试占60%,笔试占40%”的原则也是事后作为“挡箭牌”来公布的,这些做法完全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考原则。

  “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国际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屏南户籍,女,年龄25周岁以下。”这就是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财政局下属的收费票据管理所招聘人员的条件限制。

  条件一出,舆论哗然,甚至有网友戏谑称:“恐怕只有××领导的女儿才符合这报考条件。这暗箱操作也搞得太明显了。”

  记者调查发现,“萝卜招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报名的资格限制上有猫腻,通过特定条件,限制其他人的报名资格。同时,在报名、笔试和面试的某个或多个环节进行“人为操作”,实现这个岗位对特定对象的“专一性”和对其他人的“排他性”。

  无论是设定不公正条件限制还是进行有利于“萝卜”的“暗箱操作”,“萝卜招聘”都引起了公众的极大不满。对此,招聘负责人往往打出这是“职工福利”又是“人之常情”的“挡箭牌”,称“萝卜招聘”确有其存在的某种合理性。实际上,拿人之常情说事,恰恰凸显了“萝卜招聘”中不公平、不公开和不公正的那个侧面,恰恰背离了“公开招聘”的基本要求,恰恰是为招聘单位抹黑,应当引起警惕。

  就业是民生之本,然而就业难在我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这种背景下,“萝卜招聘”与任人唯贤的人事路线和人才市场化的大趋势是明显相悖的,也是对公正、公平原则的彻底颠覆。

  “萝卜招聘”频现,源于没有完善的回避制度。对于事件的惩处,往往仅仅取消聘任人员甚至不了了之,而不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由此下去,违规成本过低,只会令更多的“萝卜招聘”出现。

(责任编辑:朴素)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