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语里,汤就是热水,尤其指滚开的水。扬汤止沸,说的就是撇去滚水表层冒泡泡的那层;而现在所谓的汤,古语谓之汁也。各种食材加水,通过熬煮、浸泡,使其精华溶于水,便得到了汤。
汤的好处在于食用便利、易于消化、养胃宜人。汤和粥在很多道理上是一致的,譬如材料要新鲜,火候要适当。
几分钟搞定的,谓之快汤。时间炖得久的,谓之老汤;快汤有著名的代表,那便是西红柿鸡蛋汤——盒饭配汤的标准搭档,比西红柿炒鸡蛋来得更简单。快餐搭配的汤水往往粗制滥造,给人十分低劣的感觉,但总归聊胜于无,比啜饮凉的桶装水要强一些。快汤的材料多是新鲜的——新鲜的西红柿、黄瓜、冬瓜、平菇、木耳、鸡蛋、芫荽、香葱等,一般是水开之后,视材料质地不同分先后下锅,3分钟左右,调味出锅。
许多所谓老火汤大补身体其实是言过其实的,加热超过5小时的汤,多半是用来做调味品,而在家是完全不必如此的;抓些药材炖一只老母鸡,除了鲜美的鸡味,还品出些许药味,也许是一种享受罢。看看用来炖老火汤的各种干货药材,譬如党参、山药、枸杞等,由于分量过少以及加热过久,就算有什么有效成分,也挥发得差不多了,妄谈有什么功效也是心理作用而已。
金汤鱼翅,豪华筵席上常见。用的是大量鸡和火腿,来为无味又难于消化的鱼翅调味,费尽心机。懂这个道理的人都不吃鱼翅,因为那根本就是舍本逐末。
《伊索寓言》里早就说过。
那是在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有一个浑身湿透,抖抖嗦嗦的穷人到富人家敲门。
仆人厌恶地说:“滚开!”穷人说:“求求你,行行好,我只是借你家炉火烤干衣服,帮帮忙吧。”
仆人眯着眼想了想,就让他进去了。
把湿衣服挂到炉火边,穷人感觉好多了,这时候他的肚子也叫了起来。显然他饿了很久。他在厨房里四处踅摸。
“这儿可没什么吃的。”突然出现的厨娘干脆利落地说道,“这个忙帮不上你了。”她把一块奶酪塞进了嘴里。
穷人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觉得好奇,于是她就答应了。
穷人于是到门外找了块石头,洗洗干净,然后放在锅里用水煮。
“需要盐吗?”厨娘说。她认为石头汤至少得有咸味。
穷人咧嘴笑了:“那再好不过了。”
她给了他一撮盐。
后来又得到了几粒豌豆,一把薄荷,也许是香菜。
还有意外收获,厨娘在砧板边找到了一把碎肉末,穷人都把它们丢进汤里。
穷人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然后把石头扔到马路上。
厨娘也如获至宝,她的菜单上有了一道新菜。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伊索说,这说明,有志者事竟成。
而我的理解是,食用鱼翅,大抵等同于食用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