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要加强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和基础软硬件的研发,重点突破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等关键技术。另外,《规划》在论及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提到,要建设国家级云计算平台,并引导部门、地方和企业,形成不同规模、不同服务模式的云计算平台,培育发展云计算应用和服务产业。
8月初,就在《规划》颁布不久,“中国位置”云平台上线,这个融合了云计算与位置服务技术的体系初步建成,似乎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这个体系中包含几个关键词汇,分布在一个看似简单的公式中——“云+端=位置云”。
在这个公式中,比较好理解的是“端”,即“定位终端”,是可以拿在手里或装载车上的具体设备,是以导航仪为代表的各类带有定位能力的智能产品。
“云”即上线的“中国位置”平台,较之“端”这个称谓的涵义更深更广,简言之,这是一个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位置服务后端平台,满足人们在任何时间和位置下,对位置服务的需求,是卫星导航网、地级增强网、室内定位网、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五网合一的综合性导航与位置服务网络——一个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
“+”既是一个符号,也是一个代词,意指此次发布的首次实现跨平台、跨网络、跨行业的位置云典型技术Mini sun4.0,这是驻留在终端的软件中间件,好比负责智慧传输与智慧反馈像神经系统。
去年8月,合众思壮发布“位置云”,将“位置云”定义为基于3S技术、IT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综合体系,包含基础设施、服务与开发平台、产品解决方案等部分,吸纳所有与位置相关的资讯,可为各领域提供基于位置的需求解决方案。
合众思壮技术副总裁曹红杰博士告诉记者,在个人应用领域有个人导航,在企业应用领域有车联网、车友会、测绘、物流等,而政府应用领域有公安禁毒、海洋渔捞系统等。其他还有有石油管线巡检、应急指挥终端、城市管线管理终端、数字城市管理终端……
一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是,目前很多公司都有公车,公车本来A点到B点是十公里,可能因为司机出去办点事,从A点到B点就是走了十五公里,这个时候对于企业来讲,油费白废了。而应用了管理系统的汽车,其轨迹在电脑上会一览无余。
到这儿,也许你和记者都会以为,位置云只是应用了云技术的位置服务网络,建立这个网络的目的可能是让其产品的性能更高。其实不然,曹红杰这样说道:“产品切入、服务跟进、平台整合。”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整合,而这种横向发展的目标就在整合的过程中渐渐显现。
现代人对位置信息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个人生活领域,企业运营,政府管理。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三个领域里边探索需求、技术和资源,在独立的轨道下平静的发展,没有交集也没有融合,如果有一张网能够把第三个领域的技术整合起来,资源共享起来,需求融合起来,这样一张网必将促进对位置信息的深入利用和开发。
而这样一张网,就是位置云的核心思想。
可以预期的是,中国位置开发的框架、开发的体系会逐步分开,业界内的伙伴会参加进来一起开发,甚至中国位置会开发一套成套的标准,让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进来。
那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位置成为一个苹果“APP Store”那样的体系,各类内容运营商、服务提供商会创造出无数有趣有用的位置应用,让你我、企业和政府享受到千变万化的服务。
曾经有专家预测过人类所使用的信息中80%的信息都跟位置有关,而迄今已经发现了的与位置有关的内容里边只有5%得以利用。因此从2008年开始,很多经济学家和产业界人士都在预测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会产生巨大的增长,但是这几年当中并没有产生这样的市场井喷。
曹红杰认为,这是因为我国目前位置服务产业存在着三个技术问题。第一,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实现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室内外无缝定位,因为卫星导航只能在室外使用,而无线定位存在着覆盖范围、建设成本、定位算法等方面的问题。第二,在位置服务的精度和可用性存在着欠缺,这体现在高精度实时的导航和定位服务,以及导航和位置服务的可用性还无法满足一些特定行业的需求。第三,位置服务的内容整合问题,目前空间信息非常丰富,但是在导航与位置服务方面空间信息的利用还不高。中国位置平台通过位置服务总线、关键技术是高精度增强服务、通信、云计算、跨平台等关键技术的突破逐步解决这三大问题。